2013年03月24日 星期日
提高气象预报准确度:需建立更密的监测网
本报记者 游雪晴 实习生 安路蒙

    南郊观象台,是常听天气预报的北京人很熟悉的地方——这里是北京气象观测资料的基础台站,每天预报出的气温、降水、风力等气象要素都是以这里的数值为准。今天是“世界气象日”,南郊观象台对公众开放,上午10点不到,这里就拥满了前来参观的市民。

    “怎么把气象站建在这么远的地方?”不少第一次来这里的市民都因为路途远而抱怨,“这地方测出来的数值能代表北京吗?”的确,这个地处南五环边上的台站,从城里过来需要一个多小时。

    “当年可是专门找远离城市的地点来建气象站的!现在这已经都在五环以内了,周围都是建筑物,已经不大适合进行气象观测了。”据说专家们已经打起了搬迁这个气象站的主意。“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来的一些气象台站越来越受到城市扩张的影响,不适合进行观测了,北京南郊观象台也有搬迁的可能!”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表示。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监视天气,保护生命和财产——庆祝世界天气监视网50周年”。监视天气被世界气象组织定位为重要的业务环节,是气象预报服务不可或缺的基础。

    据介绍,为体现观测要素的代表性和可比性,气象部门对地面观测场地和观测方法都制定了统一标准规范,且世界各国大体一致。比如观测场应设在能较好地反映本地较大范围的气象要素特征的地方,尽量避免局部地形影响,观测场四周必须空旷平坦,避免设在陡坡、洼地或邻近有丛林、铁路、公路、工矿、烟囱、高大建筑物的地方,要避开地方性雾、烟等大气污染严重的地方,观测场四周障碍物的影子应不会投射到日照和辐射观测仪器的受光面上,附近没有反射阳光的物体等等。

    正是这样相对统一的规定和要求,才避免了出现类似PM2.5准确性的争论。如果缺少以相同标准为依据的讨论基础,出现任何分歧,都可能导致其判断失去意义。

    然而,随着近年来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热岛效应大大增强,加之一些气象观测台站被人为破坏,气象监测的基础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这造成预报数值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距,也就有了人们切身感受与预报不一致的情况。

    “针对这样的问题,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增加观测密度,织就一张更密的监测网。”许小峰向记者解释说,现在不少地方的气象预报已经由单点改为多点,除统一规定的标准观测外,在城市周围和市内多设了一些观测点,以此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比如预报温度时,不再以点代面,而是将预报一个点的温度改变为由多点构成的面温度,提高温度在某一区域分布的分辨率,这样人们也就可以根据自己所在位置进行相对准确的判断了。

    当然,除了地面观测站,建立一个地基、空基、天基相结合的立体化综合气象监测网,将对提高预报准确度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据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介绍,目前我国有419个地面观测站、87个高空观测站被列入全球气象监测网,7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在轨运行,其观测资料为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接收,已基本建成地基、空基、天基相结合的立体化综合气象监测网。未来6年,我国将再发射10颗气象卫星,增设50部多普勒雷达,将雷达覆盖面积由70%增加到90%,并再建4万个自动气象站,使气象灾害的监测水平、精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主要气象灾害实现测得到、报得准、发得出、用得上,使天气气候服务产生更多、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本报北京3月23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