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13日 星期三
上海:再创新、促转型,争做科学发展先行者
——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谈科技创新
本报记者 王春
上海的优势在于科技创新,上海的前途在于科技创新,上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面向“十二五”,上海将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加快创新价值实现,抢占科技制高点,培育经济增长点,促进价值实现,服务民生关注点,率先建设创新型城市

    ■科技名片

    ●世界首款40纳米低功耗商用TD-HSPA/TD-SCDMA多模通信芯片、TD-LTE系统设备投入生产;

    ●全球单体建筑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电站在上海世博园内应用,总装机容量达到4.6兆瓦;

    ●在世界上率先建成由4.3亿个核苷酸组成的水稻全部12条染色体的骨架元件(CONTIGS),覆盖了水稻全部基因组的98%……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创新密集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时代,创新与转型已经成为各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主题。在今年上海两会上,转型与创新是出现率最高的两个词。

    上海,用占全国0.06%的土地面积创造了4.1%的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也于2009年在全国各省市中率先突破10000美元。它以惊人的磁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刚刚过去的5年,上海积极应对外部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稳增长取得实效,调结构不断深入,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8%,2012年更突破2万亿元。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环境约束、产业能级落后、创新创业活力不足……一系列发展问题也接踵而至。

    2013年,上海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破解瓶颈难题,努力摆脱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中实现经济健康增长。今天,上海承载着祖国与时代的厚望,肩负着落实国家战略、推进创新转型的历史重任。今天,上海必须积聚更强更大的力量,开拓进取,以敢为人先的胆略、以创新先行的智慧破解转型发展的难题,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新的发展、实现新的突破,力争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转型的先行者。

    面向“十二五”,上海将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加快创新价值实现,抢占科技制高点,培育经济增长点,促进价值实现,服务民生关注点,率先建设创新型城市。

    再转型,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转型靠什么驱动?转型的驱动力在于创新。“当前,上海正处于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上海的优势在于科技创新,上海的前途在于科技创新,上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说。

    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最具革命性的先导力量。今后5年,是上海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时期,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新形势下,率先转型、科学转型,加快创新驱动已成为上海必然的选择。

    “上海既要立足长远,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要确保当前,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实现稳中求进。要真正放宽视野,充分吸收新的发展理念,密切关注新的业态,寻找到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走转型发展之路。”沈晓明副市长给上海开出了新的发展“药方”:

    深化部市合作和院地合作,聚焦国家创新战略,积极承接实施重大任务。在“部市合作”的坚实平台上,崇明生态岛等一批前瞻性科技示范工程已建成,光刻机、重大新药创制等一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瓶颈获得突破,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获得进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聚焦重点产业,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近年来,上海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为契机,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不断努力实践和探索,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实力持续提升,支撑引领作用更加突出。

    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力抓手。当前,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按照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推动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的方针,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促进质量发展,重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构建以现代化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沈晓明表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和专项工程,支持大型客机、商用航空发动机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推动长兴岛造船基地、汽车城等产业基地集群发展,协调推进上海化工区炼化一体化项目。推动宝钢吴淞地区、高桥地区、桃浦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向研发、销售和高端制造转型。淘汰高污染、高能耗、高风险的落后产能500项。全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加大技术进步投入,抓紧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

    发展科技的落脚点还在于让生活更美好。科技惠民要精于技、专于实。不单工业要转型,城市也必须向低碳、宜居转型。沈晓明津津乐道,精心谋划“世博后”这篇大文章,新能源汽车等一批绿色、低碳、环保的科技成果正引领着未来;医联工程等一批服务民生的成果已得到应用;从上海智慧到智慧上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深入人心,上海世博会精神已成为推动转型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体现的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核的更完善的理念和实践。

    让创新创业精神融化在上海的血脉中

    始终弄潮时代的上海并不就此止步,在全球化不断加速、经济危机的阴云尚未完全褪去的背景之下,上海如何继续创新机制体制、优化完善管理创新,为上海的经济发展再添活力、动力,成了上海市领导心中的头等大事。

    “我们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使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沈晓明进一步指出,要贯彻执行上海科技创新大会的精神,奋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要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的创新动力,尽力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继续大力吸引跨国公司来沪设立研发机构;要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支撑;要不断完善技术创新的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以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为突破口,发挥

    好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好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领作用;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扬长避短,对接国家战略,以重大专项为抓手,注重统筹规划,将政府科技投入的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要高度重视新业态发展,重视和支持企业经营模式创新,支持“两头在沪”企业的集聚发展,重视和支持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支持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制造、内容服务和平台经济发展。

    ——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健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推动工程技术类研究中心等研发基地布局向企业倾斜。鼓励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的规模,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启动市级科技重大专项,按照“战略取向,重点突破,持之以恒”的原则,集中力量攻克一批战略产品的关键技术。

    ——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推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等“千人计划”和浦江人才计划。发展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进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推进各类人才关心的创业融资、居住、子女教育等方面政策创新。要让各类人才在上海这座城市拥有文化认同感、情感归属感、心灵愉悦感,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使上海始终保持旺盛不衰的创造活力。

    ——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支持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股权激励、科技金融等方面先行先试,推进紫竹国家高新区和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加快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强化共性技术研发与服务,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苗圃、孵化器和加速组成的科技创业服务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加强技术标准研发。深化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建设亚太地区知识产权中心城市,健全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

    ——要大力培育适宜科技创新创业的文化土壤。要尊重创造,努力让一切创新创业成果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回报;要注重开放,努力让所有创新创业活动享有公平竞争的环境和土壤;要敢冒风险,努力使勇于创新创业成为城市的一种品格、一种风尚;要宽容失败,给予创新创业者尽可能少的心理压力、经济负担。要在全社会培育形成尊重创造、注重开放、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

    “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3%以上。”上海新五年规划中如是写到。

    今天的上海,人民有期盼,时代有重托,世界在关注。

    这是一座因改革开放而兴的现代大城市。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一次次以勇气和智慧闯关夺隘。今天,科技创新正改变着这列中国经济“火车头”的动力模式,驱动它,奔向世界,奔向更广阔的未来。

    提高科技创新效率 加快创新价值实现

    ■新思路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科委主任寿子琪谈科技工作

    “科技工作要抓住‘大科技、前瞻性、系统化和价值实现’4个关键词,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创新体系建设。”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科委主任寿子琪开门见山。

    2013年,上海将按照全市科技创新大会的部署,以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加快创新价值实现为主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加强前瞻战略布局,着力加强企业主体培育,着力完善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培育经济增长点,服务民生关注点,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市。

    寿子琪说,今后为了更好发挥自主创新对于转型发展的驱动作用,上海要加强科技创新前瞻布局,部署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强化前沿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加强研发基地建设;以新兴产业培育为主攻方向,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健全完善应用技术体系;加快创新成果集成应用示范,布局若干技术水平领先、集聚效应显著、服务能力突出、区域分布合理的重大创新示范工程,打造创新网络关键节点,促成创新要素高效联动;培育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继续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制定创新型企业建设管理办法,继续实施“企业加速创新计划”,开展创新方法研究、应用和推广,培养创新管理人才,引导和支持企业提升创新管理水平,加快建立自主技术体系;以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为保障,不断完善企业动力激活机制、市场价值实现机制和科技统筹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入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动区县科技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与金融结合。

    上海正在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科学轨道上加速前行,加快构建布局科学、运行高效的创新体系,并将着力建设“五位一体”的创新体系。预计到2020年,创新主体能力显著增强,科技金融紧密结合,技术研发与应用转化渠道畅通,产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政策法规有效落实,协同创新机制日益完善,为实现“四个率先”、建成“四个中心”发挥支撑引领作用,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贡献。

    ■科技新政

    2012年8月15日上海市创新科技大会召开,提出《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颁发若干“新政”。

    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企业技术中心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企业加速创新计划”,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创新方法研究、应用和推广,增强战略管理、研发组织和资源整合能力;实施企业创新管理人才培养工程,设立企业创新奖,奖励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同时,鼓励和支持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新型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5%左右。市国资监管部门每年安排不低于30%的国资收益,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能级提升活动。

    针对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功能缺失的现状,上海将组建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聚焦产业共性技术以及产业链缺失环节、关键环节的技术需求,建设创新平台,构建多层次创新网络,促进全市共性技术研发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方面,上海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或兼薪,规定高校可保留3%的编制额度,专门用于支持教师流动;骨干教师到企业工作的,可保留其人事聘用关系和编制。

    加快推进张江示范区股权激励、人才特区、科技金融、财税改革、管理创新等的先行先试,其中“股权激励试点”是先行先试中的亮点——在国有企业中,科技人员有望将自己的劳动成果折价入股,获得奖励分红。

    此外,上海加快形成“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包括信贷担保、天使投资、资本市场等“科技金融”;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携数据、文献、仪器、设施等共促“研发与转化”;张江国家示范区、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杨浦创新城区被列为“优先发展区域”;税收、财政、人才、培训种种资源条件均纳入“政策支持”范畴;创新集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各区县“创新热点”等合纵连横、“协同创新”。

    杨浦:叫响 “绿色土木”品牌

    ■典型案例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知识创新”“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新江湾城”……似乎能将这些富有时代特色的词语串联起来的,只有杨浦。

    而如今,它又多了一个品牌符号,就是“绿色土木”。继2011年闸北第一个开展“创新热点”试点至今,杨浦“绿色土木”、浦东“工业物联网”以及“抗体药物”等也接连在上海市科委制定的《实施区县“创新热点”计划工作方案》下开展热点布局。

    杨浦区是上海最大的中心城区,过去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基地,获得过许多中国“第一”。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上海实施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改革传统产业,杨浦从过去的辉煌城区,变成了社会负担较沉重的地区。2003年,上海市把杨浦定位为“知识创新区”,杨浦区由此开始了从“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的历史转型。

    当前,向“低碳经济”转变迫在眉睫,已形成土木工程建造产业创新集群雏形的杨浦,无疑拥有天然的优势。“绿色土木”成为杨浦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市区两级共同设立为期5年总量为15亿元的专项资金,一批具体政策和重点项目陆续出台实施。

    “‘绿色土木’创新热点,即将绿色土木理念运用在土木工程的生命周期(市政规划、设计、施工、监测、运营维护及拆除、循环利用过程)中,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土木核心技术和相关产业链,尽可能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创建‘绿色土木’的品牌。”上海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热点经理李耀良表示。

    杨浦的转型之路浓缩了我国老城区转型的酸甜苦辣:关停并转高污染、高能耗、高危险企业86家,把老工业基地作为战略再生资源,建成21个都市型产业园区,形成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五角场800号等创意产业园,盘活老厂房300万平方米。

    2007年起,杨浦区在同济大学周边建设科技园区,以设计咨询产业为特色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逐渐形成。为此杨浦区停掉数个商业地产项目,拿出最好的土地和社区资源,经过厂房置换、旧区改造“腾笼换鸟”,环绕同济的4条总长度不到3公里的马路上,云集了大量创业公司,约八成创业者为同济师生、校友,78.3%的企业人数少于20人,80%的研发设计项目来源于上海以外地区。目前,国内中小城镇规划、大型景观设计,近一半源自这里。

    几年来,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总产出从2000年的不足30亿元,到2011年的180亿元,年均增长约20%。2009年4月18日,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成为我国第一家国家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的建设使得杨浦这个被外界认为“夕阳迟暮”的老工业区,迅速成为创新型城区。

    采访中,专家总结说,通过深化市区联动,上海把区县作为实施上海创新转型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区县“创新热点”工作中,推动有条件的区县实施重大专项和重要创新成果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构建起相互沟通的、地理临近性的价值链网络,连接知识、金融和人力资本,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高了区县的产业竞争力和财力,构建了“大科技的协同创新”。

    在上海,创新热点已经逐步“热”起来,截止到2012年底,4个“创新热点”成员单位的数量扩大了3倍多,从开始的21家扩大到74家,共吸引4所高校、3家科研机构、65家企业和2家服务机构参与,过去依靠单个企业打拼的现象正逐渐转变成群体的组合力量,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王春)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