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04日 星期一
“特殊乘客”的温馨家园
——南京“158雷锋服务站”真情服务45载
本报记者 矫 阳

    2月24日,在丹阳休班的焦琳琳正和家人准备过元宵节。下午3点,她接到一个电话,是老乘客尹家衡打来的。“琳琳你好!我今天从北京坐G3回来,行李蛮多的,又要麻烦你了。”“哦,好的,我知道了。”

    焦琳琳是铁路南京站158客运员。犹豫再三,小焦还是从100公里开外的老家赶到南京,接老人出站,并送上出租车。

    去年8月中旬,小焦当班时发现一位年逾古稀的旅客十分吃力地拖着行李进站乘车,一问方知老人已76岁,是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退休研究员。老人的女儿在北京工作,老俩口经常乘京沪高铁往返北京与南京。得知这一情况,小焦就帮老人提行李、扶他上车,并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了尹老。从此,尹教授每次来去都给小焦打电话。

    “158”前身是军人母婴候车室,始于1968年建站初期,2000年3月26日正式成立,名为“158”工作室,专为老弱病残孕重点旅客服务,在全国铁路系统属于首家。京沪高铁开通后不久,更名为“158雷锋服务站”。老幼病残孕旅客是“158”姑娘们的重点帮扶对象,拎包裹、推轮椅、抬担架……这个普通候车室是旅客们贴心的驿站,大家也因此记住了它的名字:“158雷锋服务站”,“158”谐音“义务帮”。

    从“158”第一代领头人、全国劳模李慧娟、第二代领头人、铁道部劳模孙燕光,再到第三代施凤英领头至今,已有45个年头。127位同志在此留下了学雷锋的足迹,服务重点旅客40多万人次,她们全心付出,爱心接力,用真情诠释了雷锋精神。

    已72岁的李慧娟回忆说:“当时就在车站广场上搭一个蒙古包,一条扁担,几根捆绳,接送旅客。虽然很辛苦,可一旦佩戴上服务员的胸章,我就有一种责任感。”

    这种责任感被传承了下来。

    1986年,客运员孙燕光开始用木板车帮年迈、残障行走不便的旅客拉行李,这辆木板车被旅客们称为“雷锋车”。

    2000年,施凤英接手“158”,带着一群80后,挑起了“158”的大梁。

    “158”的前辈们乐于奉献,80后、90后的姑娘们也有同样的情怀。

    作为“158”新一代接班人,80后的黄吉莉接下了前辈的重任,带着其他9位80后、90后,为重点旅客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

    去年春运中的一天,正在导购台忙碌的吴婷突然听到有人惊叫:“有人晕倒啦,快救人呀。”吴婷循声跑去,只见水泥台阶旁有一位年约六十的老汉晕倒在地上。吴婷蹲下身仔细观察老汉的状况,发现他呼吸极其微弱,生命垂危。于是,她一边请旅客拨打急救电话,一边用力按压老人的心脏,毫不犹豫地对老汉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当旅客们看到铁路服务人员如此对待一名普通旅客时,无不露出惊讶和敬佩的表情。大约三分钟后,老人终于有了明显的生命迹象。120急救医生赶到后,大赞吴婷:“如果没有你的施救,我们到了也没用!”有人将此事传到网上。网友们称吴婷是“春天里最美的女孩”。

    为更好地方便特殊旅客乘车,南京南站共设置残障人升降电梯36部,并配备了电脑、专用电话,提供传真、打印等服务,建立重点旅客数据库。更为称道的是,“158”进行全路联网接续服务,凭借现代化的信息工具,与全国157个重点车站和途经南京站的482趟列车,以及其他车站雷锋服务站微博互动,为旅客实行“中国式”的助人——帮忙帮到底,送人送到家。

    45年的坚守,45年的温暖,“158”雷锋服务站让曾经帮助过的40多万名重点旅客,不再愁苦和无望,荧荧烛照中闪现的是朴素的人性光辉。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