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04日 星期一
两会,“秘书”请回避!

    前些年跑两会,听说一个段子:一记者奉命在代表驻地蹲守某地方大员,无奈不识此官。一高大周正的中年男人来到报到处,记者隐约听见报的正是某官大名,便腾地而起,蹦到跟前,端出问题。中年男人愣了,好在工作人员见多识广,对记者说:“这位是领导秘书……”

    段子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跑两会的记者遭遇此类尴尬者不少。有媒体报道说,据驻地酒店介绍,今年代表、委员基本都是自己来报到,“秘书已不让入驻”。这个消息既然被当作新闻报道出来,说明我听来的段子并非凭空捏造。

    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官员的很多事情由秘书代劳已属常见,甚至偶有亲力亲为者我们已然“看不惯”了。但全国两会是参政议政的场合,选举、推荐出来的几千名代表、委员,是十几亿民众利益的代言人,不管出身高官还是农民,此时的姿态都应是平等的,两会不应有特殊代表和委员。到驻地报到,不只是向大会证明你来了,你入住了,它也包含着一种庄严的仪式感——意味着神圣的参政议政即将开始,代表、委员们由此该进入角色了。

    由秘书代为报到,是一些官员惯常特权思维的投射,也是其作为“代议士”角色意识淡漠的表现。很多官员习惯了什么事情都由秘书等工作人员包办,所以会认为参加两会也是其作为官员权力的自然延伸,除了必要的时候出现在审议和讨论会场外,其他一切事宜都可由别人代劳。听说一些官员来北京参加两会,带来的宣传和服务人员都能抵一个西部小省的代表团——冗员带来的财政浪费令人乍舌。

    “秘书代劳”背后,不仅是财力、人力的铺张浪费,还可能衍生出“秘书挡驾”、“秘书代言”这样闭塞言路、遮蔽民意的可能。跑过两会的记者都有感受:官员代表和委员难采访,有时候并不是官员傲慢,而是秘书难缠,记者的采访申请往往到了秘书手里就给挡了回来。

    “不让秘书代劳”显然只能放在特殊的语境里解读,因为这既是一种常识,又是我们眼见的稀有之物。我们期待它能从“特殊纪律”转为“两会习惯”,从形式上的平等升华为政治上的民主。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