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23日 星期三
药食同源的芦荟

    ■ 芦荟在中国

    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同样能够防治疾病,许多食物和药物之间并无绝对区别。

    早在远古时期,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从此也确定了许多食物的药性。食补在我国至少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据《备考》和《尚书》记载,唐尧、夏禹等皆百余岁,他们都非常注意调补饮食。唐代孙思邈笃重养生,他在《千金方》中倡导:“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他还指出:“凡欲治疗,先以食疗,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这些论述,阐明了人体患病后的治疗原则,即先以饮食作为调养机体,防止病情加重或者并发其他疾病的重要措施;当饮食治疗效果不满意时,方可运用药物治疗。许多食物本身就是中药材,既有营养价值,又有药用价值,况且食物并没有单纯药物所具有的强烈副作用,对机体的伤害很小。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维护健康的根本。古代医著《黄帝 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也显示了古人对饮食疗法的重视。古代名医张景岳亦称“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之正气”。对于中国人来说,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的思想深入人心。历代医学家也认为:“药物多用于攻病,食物多重于调补”。食补调养,不论用于治病,还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都是有利无害的。

    另外,食补同样也具有防患于未然的功能。《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种理论也体现在食疗中,即通过平时的饮食营养,不断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和消除各种致病因素对机体的危害,以保持身体的健康。而当机体患病后,则更应该注意饮食的营养与合理,利用食补来调治疾病,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从营养学角度来讲,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人类必须摄入食物才能维持生命,而合理、充足的营养摄入则是健康的保证。通过饮食补充人体所缺乏的某些营养成分,不仅可以补养身体,而且可以消除疾病及其隐患,达到养生益寿的目的。

    GB 16740—19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第3.1条将保健食品定义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对于饮食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吃饱,更注重食品中所蕴涵的营养成分以及对于提高健康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所具有的功效,对于健康生活的品质要求也有所增加。而芦荟及制品恰恰能够满足这一日益增长的需求,摄入后可以显著增强身体免疫能力,达到预防与保健的作用。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