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毛宗万教授团队在讨论研究工作进展 |
□ 杞 人
岁尾年头,中山大学基础研究可谓喜事连连。先是中大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主持的“鼻咽癌放化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基础的研究”研究成果入选2012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紧接着又传来理工科两个项目双双荣获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在全国科技奖励大会即将召开的日子里,记者走访了这座伟人手创的著名学府。
从参与者到组织者
前不久召开的中山大学“十一五”科技工作表彰会暨2012年度科技工作总结会上,中大校长许宁生发出号召,学校要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国际水平”的科技工作目标;要关注国际学术前沿动态,加大支持力度,保障科研能占据学术前沿;要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实现从参与到组织的角色转换。
在采访该校徐安龙教授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奖《脊椎动物免疫的起源与演化研究》项目组的过程中,记者已初步领略到了许宁生“角色转换”的话语内涵。
徐安龙团队是以素有“活化石”之称的文昌鱼作为研究对象,来揭示脊椎动物免疫的起源与演化奥秘的。该团队自上世纪 90年代初即开展了文昌鱼免疫学研究工作,是国际上开展文昌鱼免疫研究最早的实验室之一。
近10年来,从寻找文昌鱼适应性免疫相关细胞和分子,到探讨先天免疫基因家族和免疫通路的起源与进化,该团队提出了原始适应性免疫起源于头索动物文昌鱼的观点,将适应性免疫系统在无颚脊椎动物的基础上再向前追溯1亿年。除此之外,该团队还揭示了脊索动物出现之时先天免疫大爆炸的现象,发现原来一直被认为以简单、直接、非特异性为特征的天然免疫也具有复杂多样的应答机制,使人们对先天免疫系统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些发现为理解包括人类在内的脊椎动物免疫系统的复杂组成及起源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该项目利用我国丰富文昌鱼资源的优势进行比较免疫学研究,发现适应性免疫的新起源和演化过程,揭示天然免疫及其信号转导演化规律,并阐明阶段性特异的免疫防御机制,形成了我国在这一非常具有原创性前沿领域的研究特色。
占据学术前沿即掌握话语权,由于成果卓著,该团队理所当然地由最初的研究 “参与者”转换为“组织者”“领导者”。2009年,徐安龙在亚洲和大洋洲副主席职位改选中,与日本学者竞争,最终以较大优势胜出,成功当选为国际发育和比较免疫学联合会亚洲和大洋洲副主席。这是中国学者首次在这一国际组织担任副主席要职,不仅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也提高了我国在此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大大促进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无独有偶,同样入选2012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毛宗万教授团队,在建立金属钌的生物无机化学基础理论、创建新型超分子金属酶模拟体系及金属酶工程的技术应用转化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促进了无机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学科发展。其入选项目《金属酶的化学模拟及其构效关系研究》也是生物无机化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课题。据了解,该团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两度承办相关国际性学术会议,今年还将承办第十二届国际应用生物无机化学研讨会。团队成员在国际学术会议做邀请及以上报告20多次,并担任J.Biol.Inorg.Chem.(IF=3.287),J.Inorg.Biochem.(IF=3.317)等刊物的国际顾委和编委,和一些国际学术组织及会议的国际组委员会委员和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
“在国内,我们形成了一种优势;在国际上,我们能够有一席之地。”面对记者,毛宗万这样评价自己团队的出色工作,话语中充满了自信。
顶尖人才出顶尖成果
占据学术前沿需要有顶尖的人才。近年来,中山大学坚持以“国家战略、国家任务、国际水平”为理工医科科技发展目标,通过大力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各类人才引进和培养措施,汇聚和培养了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尤其是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获得各类人才支持计划和学术奖励,为该校自主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了人才资源储备。
2012年,该校理工科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6项,创历史最佳成绩,至此全校国家杰青增至65名,位居全国高校第8位。获批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1项,总经费4000万元,为本年度该专项最高资助额度。此外,还获得国家优青3人,省杰青3人,获批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12人,获得广东省推荐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1项,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项。
医科方面,“十一五”以来,汇聚了张清炯、刘强、余学清、陈雯、翁建平、曾木圣、潘景轩、何明光、康铁邦等一批中青年领军人才,他们瞄准医学前沿领域,潜心研究,在肿瘤发生机制、抗肿瘤靶向治疗,眼科疾病的遗传机制与流行病学,肾脏病发病机制和防治,分子遗传毒理学等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该校医科发展的中坚力量。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2年12月公布的201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国际三大索引收录中大医科论文数为1144篇(其中SCI核心版937篇,EI43篇,ISTP164篇),SCI扩展版(SCIE)收录1292篇,国际论文被引用频次为1340篇3963次;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收录该校医科论文数2886篇,国内论文被引用13399次。在SCI收录的中国医学领域论文按机构排序中,中山大学以971篇居第2位(只含医药领域的SCIE论文,生物领域及交叉学科领域的论文未计在内);MEDLINE收录该校论文数1525篇,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6位。
2012年理工科科技成果同样喜获丰收: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教育部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为历年最佳。科技论文质量明显提高:贺雄雷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在研究染色质结构如何调节DNA突变工作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2012年3月9日的Science杂志上。这是该校近10年来以第一完成单位在Science上首次发表论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该校理工科在Science、Chem. Rev、Ecology Letters、Adv. Mater.、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1篇,其中影响因子9.0以上的论文22篇。
潜心治学,人心向学
近年来,中山大学在基础研究、前沿科技取得如此丰硕成果绝非偶然。这与该校提出“大学是学术共同体”“人心向学”等办学核心理念是正相关的。
该校始终把学术科研作为学校发展的两大生命线之一,形成了学校各项工作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共识,并通过不断完善科技管理制度,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制度和创新文化,夯实基础,有力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稳步发展。
尊重学科和个体差异,学校全面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大胆探索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对于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公认成就的教师,学校免于科研和教学业绩考核,直接发放特别津贴,从而为“以学术为生存方式”的优秀拔尖人才潜心治学留出充分空间。
“十一五”期间,该校在青年人才培养、重大项目培育、平台基地建设方面先后建立起较为行之有效的培育制度。例如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2003年理工科开始启动“中山大学后备重点课题”,2009年利用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在原来的基础上制定了“青年教师重点培育计划”,旨在促进中青年科技骨干面向国家战略和国际前沿开展科学研究,培养新一代学术带头人和培育重大重点课题,在此期间,理工科“后备重点课题”共资助87人,其中27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项目、“973计划”项目或课题,12人成长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去年3月,许宁生在中大“理医工科前沿与基础研究工作座谈会”的发言中曾强调,中山大学具有前沿与基础研究的传统。前沿与基础研究是学术成果的源头,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鼓励师生潜心做好高水平学术研究。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源泉。许宁生认为,在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全国一流水平的广东,中山大学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因而提出“潜心治学”与“人心向学”的理念和要求:要做好一件事,需要用心,强调“潜心”;心要静,静则思远,思远而成大事。同时要在“学”字上下工夫,拼搏赶超,要让中山大学的地位和广东的经济地位相匹配。
大学不在“学”字上下工夫,将丢失了其存在的意义。这是许宁生说的话。期待中大这座秉承“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校训的名校,在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征途中,夺得更多的学术前沿阵地,为国家取得更多的科技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