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当科技日报记者到达江苏省宝应县科技局,夜幕已经降临,然而,几个局长和职能科室的办公室仍然灯火通明……
“明天,有一批专家从上海过来考察洽谈。我们正在准备相关的材料,安排接待工作,希望能够谈成几个合作项目。”宝应科技局局长徐生力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眼下,宝应县科技局正在着手制订新一轮科技产业发展规划,尤其在提升做强乱针绣、教玩具、水晶玻璃工艺制品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快引进新兴产业领域的重大创新创业项目,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挥出更强的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
在宝应采访,令记者感受最深的并不是数据,而是科技局工作人员的干劲与服务精神。
“双零”服务: 引导传统企业创新创业
“我们与周边县市相比,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新产业偏低、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弱……科技创新工作的‘压力’很大。因此,必须要转变工作作风、增强科技服务意识、要有切实可行的举措,来引导企业实施创新创业。”副局长王荣华深有感触地说。
去年来,县科技局把“压力”化作“动力”,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总体要求和转型发展的总体目标,在科技系统深入开展服务经济争进位、职能工作争一流的“双争”工作,在基层党政领导和企业家中,树立起科技管理干部的新形象,全力推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那么,如何使科技服务做到位、有成效?
“我们在深化科技服务上,从建立科技服务制度着手、从满足企业需求和解决难题着力、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面向基层、面向企业,全方位地扎实有效地推进这项工作。”徐生力说。
“双零”服务,实行服务责任分工制度。这是宝应县的有效做法之一。近几年来,县科技局提出了服务企业零距离、服务项目零收费的“双零”服务要求,实行了服务责任分工制度,每名局负责人和分管科室人员负责责任区域内的镇区及范围内的企业科技服务工作。
此外,去年,他们还6次集中对各个产业板块、企业进行“拉网式”走访,全面了解存在的问题、排查科技项目源和企业难题。
鲁垛镇的乱针绣、曹甸镇的教玩具、西安丰镇的水晶工艺、小官镇的玻璃制品,是县里重点打造的四个“富民工程”。
县科技局在调研中发现,这四个产业中的生产企业普遍小而散、设计队伍层次不高、缺乏品牌意识……为此,他们组织企业与江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合作,共同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借助这些高校的设计力量,提高设计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县科技局牵头成立的宝应天马工业设计中心,经常组织企业开展“创意产品发布会”、“特色产业企业高校行”、“设计产品招标会”等系列活动。去年,仅发布转化设计产品就有260多款。
县科技局不但帮助企业引进设计人才,更是帮助企业打通了文化创意产品进入市场的通道。在去年秋季广交会上,宝应县科技局组织参展的文化创意企业,共得到了3600万美元的订单。
“现在,我们与相关部门联合正在鲁垛镇规划乱针绣产业园,发展中国第五绣——‘宝绣’,预计到后年,全园区就业人员超过8000人,实现销售收入超20亿元;小官庄镇凭借多年形成的产业规模、国际上的知名度,正在成为以专业研制生产各类圣诞礼品的‘东方圣诞小镇’。”王荣华称。
“三位一体”: 助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县科技局在改造提升优化传统产业的同时,着力通过引进科技人才,培植壮大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
建立“三位一体”,完善科技创新创业体系。这是宝应县的又一有效做法。去年来,县科技局在培植壮大新兴产业上,加快建立载体、技术、资本“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创业体系,破解了创新创业发展的现实“难题”。
在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上,县科技局依托清华大学建设的宝应县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已建成科技成果库、专家人才库、企业难题库,去年,发布成果信息1300多条、人才信息570多条、企业信息320多条;与上海高校联合建立的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联盟)扬州分中心,重点在高分子新材料、超导材料、农副产品加工、软件服务业等方面,开展成果转化与开发合作,去年,组织专家教授与企业技术对接活动30多次,为县内企业引进上海高校科技成果20多项,推动解决了一批企业技术难题;与东南大学、扬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宝应分中心等,开展各类产学研合作、企业科技人员专题培训,深受当地党政领导与企业家的称赞。
安宜镇是全县的经济重镇。这里输变电、泵阀管件、车辆配件及新型建材,是镇里的三大主导产业。前几年,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更是缺乏科技含量,许多企业一度困难重重。
县科技局针对安宜镇产业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发挥建立“三位一体”科技创新创业体系的作用,引导企业搞技改、上项目,重点引进产业链上高端项目、关键节点项目,组织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加快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产品。
今天,安宜镇已成为全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镇。去年来,车辆配件及新型建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呈现集聚发展的好态势。5年内,仅三大主导产业将形成300亿产业规模。
“没有科技创新,就谈不上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更不可能形成发展的新优势。安宜产业的‘脱胎换骨’,得益于科技人才的支撑!”安宜镇党委副书记、安宜工业园区党委书记蔡汉民说。
据统计,去年,县科技局在科技金融结合上,帮助企业申报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项目26项,获批17项;帮助企业落实科技金融贷款3000多万元。
如今,宝应通过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快速在苏中崛起。工业上,亿元企业近百家,2012年全县工业总量近千亿元;农业上,蔬菜、水产和粮食等有机食品生产规模已在全国领先,3年内将实现有机食品产业产销达“双百亿”。
今年,全县科技工作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科技工作部署,加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工程力度,提高科技工作组织化程度,以更有力的措施推动科技创新跨越发展。特别是把推进企业创新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全力培植好企业创新主体,加快产业升级,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研发等。今年,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幅30%,占规模工业总产值50%以上。这是宝应科技局科技工作新的重点与目标。
“要实现这个新的目标,我们不但要深化科技服务,通过“一企一策”、政策倾斜、采取选派科技指导员等措施,形成一批企业创新示范典型,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创业的激情。同时,要引导企业确立‘创新国际化’的观念,组织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把更多的人才、技术、资本引进来,让各类创新资源高密度集聚宝应,充分借助外力,来推进科技创新创业和经济转型发展。”徐生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