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动物标本吸引小观众 |
文·本报记者 董子凡
■将新闻进行到底
10月28日至30日,“2012年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在京举行。瓷器字画、首饰华服、虚拟建筑、硅胶塑像,在声光电展示方式包装下光彩夺目,闪耀会场;而有关自然类博物馆的内容,却几乎没多少存在感。
不过,今天的自然类博物馆要是喊“悲情”,又未免有些矫情了。据统计,从1980年到2010年,全国的自然科学场馆从不足30座增至1089座,预计整个“十二五”期间场馆建筑总面积将增长60%;每逢节假日,一些知名的大型自然类博物馆更是时常爆满。
来自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支持,正让中国的自然类博物馆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繁荣。然而面对网络时代千变万化的公众需求,仅仅是多获经费、多建新馆,能让自然类博物馆继续坚守科普阵地吗?除了展厅愈加宽敞亮丽,今天国内的自然博物馆还在进行着哪些改变呢?
————展示篇————
提升观众体验,不光靠声光电
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哺乳动物展厅,庞大的巨犀与剑齿象化石骨架居中并立,冲击着观众的眼球;摆满展柜的珍贵化石与贴遍四壁的图文展板,令人目不暇接。但让不少观众印象深刻的,却是展厅角落由一台体重秤、一块电子屏组成的“和恐龙比体重”互动设施。
类似这样的展示手段,如今在国内不少自然类博物馆中都可以见到。不过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设计师程晓看来,这种“貌不惊人”的设计其实设计思路并不简单,也不是每家博物馆都已掌握了其中的精髓。“展示中加入科技手段和娱乐元素,不仅是鼓励观众参与,更重要的是配合展品内容,用有趣的方式阐示一些展品本身难以表达的概念。”
尽管声光电特效、仿真模型和虚拟展示技术近年来已渐成产业,但只要是较具规模的大型自然类博物馆,通常依然坚持“标本为王”。与高科技手段相比,实物展品、特别是某些绝版藏品的珍贵价值,对观众好奇心的满足以及全方位的感官刺激,依然不可替代;再配上图文并茂的说明乃至有趣的故事,一块貌不惊人的化石也会变得充满魅力。
“我们的展览内容大纲一般是科研部门来撰写,不过专家出于职业习惯,不自觉就会把内容写得太学术化了些。所以在设计阶段一般是由科研与展览策划部门配合,让展览的形式、内容都能适应观众的需求。”程晓说,目前问题是展览策划中科普教育人员的作用往往被忽视,会一定程度影响到展览内容的教育、传播效果。
静默的展品、幽深的展厅,其实也给博物馆营造了一种捉摸不透的神秘感,并成为一笔独特的科普文化资源。2006年,北京自然博物馆率先在国内推出“博物馆奇妙夜”主题活动,夜宿博物馆的奇妙体验加上制作标本、特色讲解、科普剧表演等配套的主题活动,给许多小观众和年轻父母留下了深刻印象。
程晓表示,博物馆的基本陈列需要一定的稳定性,只要能满足科普需求,往往可以保持相对较长的时期。“而要让观众保持对自然博物馆的新鲜感,吸引更多‘回头客’,还需要发挥馆藏标本的潜力,与国内外博物馆开展合作,不断推出有特色的临时展览。”如近几年北京自然博物馆与俄罗斯、美国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合作举办的“猛犸象展”和“达尔文展”,就吸引了不少从小看自然博物馆展览长大的北京市民。
————教育篇————
让知识传播成为快乐源泉
五光十色的宝石、玉石、矿石、化石,让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的观众感到犹如身处宝库之中。而聆听不久前刚刚荣获“北京博物馆十佳讲解员”称号的高源一番讲述,这些石头的魅力值还可以再飙升几个档次。
在不少人记忆中,讲解员的形象恐怕还停留在照本宣科、常被内行指出错误的初级阶段。其实在今天的自然类博物馆里,要干好讲解员这份活可没那么容易,不光要像主持人一样练口才,还得像研究生一样学习科学知识,像心理学家一样分析观众需求。
“在地质博物馆,讲解员不是一个人,背后可是亿万年的地球演化历史。”高源介绍说,岩石看似了无生机,但矿物晶体会生长,火山会喷发,地壳会运动,这些都是大自然在亿万年间上演的壮观剧目,也营造出了许许多多童话般的地质奇观。而无论是日常解说还是在馆内外开展科普活动,只要能对不同观众的心理和兴趣把准了脉,坚硬的石头也能在人们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
作为“硬件”的自然博物馆静态展示,不仅相对固定,而且信息容量受限,即便用高科技手段也只能进行很少量的互动。而要满足观众个性化的求知欲,赶上学科前沿的最新成果,讲解和科普活动这些“软件”就必不可少。因此,如今的自然类博物馆不仅通过举办讲座等活动把观众“请进来”,同时也在积极把科普课堂开进学校、社区和乡村,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发挥自身价值。
与此同时,科普教育的角度也在改变。“不能再是灌输性的‘我要讲些什么’,而要从观众的需求出发,多琢磨‘你想了解点什么’,让观众在了解知识的过程中收获快乐。”高源说。
历经200余年的发展历程,虽然收藏、研究与展示至今仍是现代自然类博物馆的三大功能,但社会教育正成为其越来越重要的使命。科学与社会现实日益紧密的联系,人口对资源环境日渐凸显的压力,促使今天的自然类博物馆不再扮演冷艳高贵的“象牙塔”,而是以愈加亲切、开放、贴近现实生活的姿态迎接公众,努力使科学教育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角色篇————
融入“大科普”集团军
“看标本太伤心了,我要去动物园看活的!”一位参观完国家动物博物馆的妈妈,在微博上替小女儿诉说心中的难过。
不光是孩子,“死”标本或许在不少成年观众看来也显得有些冷酷、乏味,远不如活生生的动物有吸引力。在自然博物馆里当了200多年主角的动物标本,该如何吸引热爱动物的现代人呢?
“制作精良的标本,其实也展现着一种凝固的生命之美,而且现在的珍稀动物标本大多来自动物园里死去的动物。”国家动物博物馆策划总监、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张劲硕这样解释。
张劲硕表示,与动物园相比,自然博物馆重在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介绍,以及独特的静态观察机会。无论是分辨东北虎和华南虎的区别,还是观察各种蝴蝶、甲虫的细节特征,都是只有看动物标本才能体验的快乐。
另外自然博物馆与动物园的联系,也远远不止交接动物遗体这一项。如今在北京动物园举行的科普游园活动中,张劲硕常常和动物园的明星饲养员强强联手,联袂讲解。“博物馆、动物园和自然保护区,各有各的优势。除了硬件的互补,还可以合作开展科普活动,通过发挥各自专长来实现‘1+1+1>3’的效果。”
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的定义,不仅是综合性自然史博物馆以及生物、地质、天文等科学专题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等其实都属于“自然博物馆”这支科普集团军。而我国虽早在1980年就成立了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但由于其各分支分属不同主管部门,长期各自为战,直到近年科普合作才逐渐增多起来。
张劲硕认为,一个城市的科普场所应该形成相互联动的“大科普”链条,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科普需求。拿动物科普来说,如果游客光去动物园已不能满足求知欲,那么还可以到自然博物馆了解动物的内在结构与分类、演化,去市郊保护区探寻身边的野生动物,通过体验不同的科普服务,对大自然的感悟也会逐渐加深。
随着学术界对交叉研究的重视,“大科普”也愈加强调展示学科间的互动融合,将科学、自然、技术与人类编排成一首首主题交响曲。在上海科技馆,构造精奇的能量穿梭机、爬壁滑轮组让数理化原理一下子变得奇妙;声光电营造的“火山喷发”“雨林雷电”与传统的动植物标本共同展现着大自然的壮阔;4D影院播放的则是古生物题材的原创科普电影……几年后,这里还将与改建中的上海自然博物馆、筹建中的上海天文馆形成资源互补、“三馆合一”的博物馆群,共同成为培养科学兴趣与探索精神的科普殿堂。
尽管丰满的科普理想时常遭遇资金不足、体制障碍、经验欠缺等骨感的现实,但科技与社会在进步,人们对科学的向往在持续,自然博物馆的创新也不会有终点。
■相关链接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展示科研教育三位一体
今年10月27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罗斯福纪念厅经过历时3年、耗资4000万美元的全面整修后重新开放。该馆是全世界最大的自然类博物馆之一,始建于1869年,有多达3600余万件展品,45个常设展厅,涵盖内容包括天文、地球资源、人类、古生物和现代生物5大类。互动式参观和教育设备使博物馆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成为美国各年龄段学生和成年人最喜爱的科普教育基地。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核心使命是通过科研和教育传播科学知识,发现并解释自然和宇宙现象。除了与世界100多个国家的科研人员合作开展研究工作,博物馆还与美国许多学校建立正式伙伴关系,帮助学校和教师安排各种教学活动,并以创新方式向社区展示各种展品。此外,该馆每年还举行一次“青少年自然学科论文评比活动”,旨在激发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