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09日 星期四
询问➝反思➝办法➝出路
如何让“7·21”暴雨灾情不再重现?
□ 本报记者 马爱平

    “7·21”暴雨留给北京诸多悲情数字。

    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在这座城市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凶猛、最持久的一次强暴雨中远逝,带给亲属无尽悲痛的同时,也留给城市一个巨大的疑问。

    150年前,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每逢大雨,“城市的良心”能否经得起考验?暴雨中,地下系统的脆弱不堪、自然灾害预警应急机制迟钝、高速路和立交桥成为夺命黑洞、远郊房山区多年来不断被挤压的泄洪通道,使洪水暴发之后肆虐夺命……

    “想想已逝去的生命,看看受灾的群众,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受灾严重的房山区如是说,因为“在灾害面前,我们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应急管理都暴露出许多问题。”

    一场大雨,检验出城市的脆弱。

    由于历史等原因,北京排水系统的设计仅为1到3年一遇,仅能及时排掉“7·21”暴雨降雨量的1/5。更困难的是,由于城市规划不合理等原因挤占了排水系统的升级空间,中国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统很难大幅升级。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周玉文介绍,建国初期,城市排水多采用苏联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理论,“想尽办法省钱,只求能满足当时需求就行”。因此,当时北京采用小排水管道,按0.5年甚至0.3年一遇的标准设计,“一年淹两三次是正常的。”

    北京市防汛办主任王毅曾表示,仅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排水管线能达到5年一遇标准。相对的,纽约是10至15年一遇,东京是5至10年一遇,巴黎是5年一遇。

    除了设计标准不高,北京排水系统还存在老化的问题。目前,北京排水管线仍然包含1949年前的甚至是明代的旧砖沟。此外,一些泵站的电气设备、元器件普遍老化、破损,安全系数和可靠性、灵敏度等大大降低,部分泵站自动化、防爆和通风系统等监测监控设施已无法适应现代管理需要。

    北京市水务局回应说,北京一些老旧城区的管网上都有新的建筑群,无法拆迁,只能打补丁,发现一处补一处。同时,因为城市建设项目面临审批等,项目的建设也跟不上,导致排水系统建设滞后。

    相比地面建筑的爆炸式发展,北京排水管网的建设显然没有跟上节奏。

    城市快速发展使地下空间不断被占据,难以满足供排水系统升级。北京的地下空间更多的留给了电力、电信、以及地铁等直接关系到GDP的公共设施,留给下水道的空间很小。

    如果再来场暴雨,再来次猝不及防的灾害,这个城市能否有底气地说,我可以。

    暴雨的警示,使有关方面正在行动中。

    今年5月,北京市规划委公布了《城市雨水系统规划设计暴雨径流计算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大幅提高了雨水管渠的设计标准,要求设计级别最低也必须是3年一遇,重要地区、重要道路为5年一遇,特别重要地区、特别重要道路为10年一遇。

    目前,北京排水集团正在根据新的排水标准对北京下沉式立交桥的泵站进行改造,力争在2015年前,让这78座下沉式立交桥泵站能够应对5年一遇的雨情,相当于降雨量60毫米左右。此外,将采用建设蓄水池、客水分流系统等,使得桥区整体的防汛能力达到10年一遇,即抵御每小时70毫米的暴雨。

    除了提高标准,加强日常维护也十分紧迫。管网的日常管理也有隐忧,大街上的部分垃圾如石头、塑料袋等,顺着雨水淤积在排水沟里,有时甚至绞坏了水泵的扇叶。北京市防汛办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排水系统就像一张大网,一个积水点的产生,暴露的是一个区域的问题。

    专家认为,更为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提高标准同样重要。加强排水系统的建设,多建一些雨水收集系统,同时下决心做好雨污分流。在周玉文看来,中国的排水系统设计相对落后,人才培养亟待加强。他建议,应采用电脑模型运算,细化计量,设定排水方案,而非仅凭经验,要对雨水排放系统做长远规划,提高协调性。

    中科院院士、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表示,城市供排水系统升级由于分属市政、排水、环保、电力、通讯等不同部门管理,地下空间缺乏统一而协调的规划、建设。他认为,当务之急是明确责任,整合力量,改建排水管网。

    然而,不断提高的标准不是固若金汤,改造工程也无法一步到位。

    专家表示,政府部门如何完善应对方案,防患于未然尤为关键。北京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张明英认为,城市防洪标准无法无限提高,在城市出现灾害性天气时,如何加强预防并做好预案和抢险救灾更显重要。他举例说,如平时能加强对人们的安全教育,在险情发生时,及时派人值守提醒、加强现场指挥,或许能避免事故发生。

    在这次强降雨过程中,气象部门通过所掌握、联系的各种媒体,如社区大屏3000多块、移动电视5万余块、中国天气网、首都之窗、新浪微博、北京电台、电视台、声讯电话等,向公众及时发布了暴雨、雷电和地质灾害预警。但是如何让信息有效覆盖到足够多的人,仍是这次大雨中暴露出的显著问题。

    在城市内涝防治方面,也无法可依。国家应借鉴国外城市内涝防治法律立法经验,尽快制定《城市防洪法》,围绕城市内涝预防、规划以及政府责任,进行全方位的立法。

    暴雨如注之时,我们看到北京奥运景观大道、科技部办公区、丰台体育中心排水顺畅,地面没有多余的积水。在现代化、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砂基透水砖、滤水砂岩,雨水利用系统这些科技创新成果,能否更大面积应用让城市回归平日的安宁,让人们安享正常的生活。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呼吁“当从公民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评论说,“在大暴雨中,如果体育场馆也像热心市民一样,打开大门欢迎被困民众;如果公车特别是公交车,也能够像私家车主一样组织起来,接送滞留乘客;……对于成长的公民精神,政府不仅要弘扬,更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7月21日过去了,要反思的东西很多。一座城市现代化,不仅需要把地上建设好,更需要夯实地下的百年根基。我们希望如果再有大雨,城市的管理者有底气地说:我能行。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