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09日 星期四
可贵的理性
本报记者 吴佳珅

    佳珅评说

    这两天,刘翔因伤出局受到媒体关注的同时,更是引发了中国无数观众的激烈讨论。许多观众纷纷以发帖、微博等形式表达了对刘翔的关切,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这种态度折射出中国观众自身的悄然变化。

    在过去,中国一部分观众不正确的态度和行为一直为有识之士所痛心,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对于比赛结果过分看重的“金牌至上”观,动辄挥舞道德的大棒对运动员进行审判;素质不高,扰乱赛场秩序,如吹口哨、喝倒彩甚至谩骂打架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影响运动员的正常发挥,也影响其他观众观看;对于运动员在赛场的失利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幸灾乐祸,与鲁迅笔下冷漠的“看客”颇有几分神似。

    虽然运动员是赛场上的主角,观众只是旁观者,但是这个旁观者绝非无足轻重。他们为数壮观,从场上到场外,无数的观众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对赛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特别是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天,许多观众本身也是网民,他们通过网络把自己的观点和倾向放大,从而影响到舆论的风向,并进一步对运动员产生或积极或不利的影响。

    在本届奥运会上,我国的观众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一个较为显著的改观是唯“金牌第一”的观念正在淡化,观众对于吴景彪痛失金牌表示出应有的同情,对于“三连亚”的王皓亦给予冠军般的掌声。同时,观众的文明程度提高了很多,在现场观看大都能遵守赛场秩序,在网上发帖显得更为理性冷静。此外,对于运动员的艰难处境表现的更加人性,不少观众看到了女羽“消极比赛”事件中运动员身不由己的处境,对于中国男篮接连遭遇“滑铁卢”也能做到心平气和。这反映了一个大国公民所应具有的成熟心态。总体说来,现在的观众显得更有人文主义关怀,体现了其难得的成熟和进步,这是中国观众一个非常可喜的改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