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5月23日电(记者魏东 通讯员王祥峰)今天上午,由山东棉花研究中心等单位完成的“中国滨海盐碱地棉花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项目通过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体系将我国盐碱地植棉技术提高到世界一流水平,使滨海盐碱地棉花丰产、丰收变为现实。
据介绍,我国植棉区内的滨海盐碱地主要分布在长江口以北,总面积为2500多万亩,其中已开发植棉1200万亩。长期以来,滨海盐碱地植棉存在出苗成苗难、缺苗断垄严重,施肥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棉花早衰或贪青晚熟以及棉田管理繁琐、用工多、投入大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山东棉花研究中心联合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组成了课题组对滨海盐碱地棉花成苗、施肥、控衰、轻简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近20年的研究探索,创建了“促进成苗、合理施肥、调控熟相、轻简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滨海盐碱地棉花栽培技术体系”。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副主任董合忠研究员告诉记者,促进成苗技术是该体系的核心。成苗技术利用灌溉(降雨)、覆盖、沟种、膜下温室和播期调整等创造盐分在土壤耕层或根区的不均匀分布,使至少部分根系处在少盐或低盐的环境,促进棉花出苗、成苗和生长发育;合理施肥技术是依据盐碱地土壤养分特征、盐碱程度、棉花产量目标,进行分类施肥、平衡施肥,提高施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调控熟相技术主要通过选用对路品种、合理密植和科学化控,塑造合理群体,控制封行时间和封行程度,协调棉花库源关系和根冠关系,获得正常熟相;轻简管理技术是充分发挥棉株体自身超强的调节和补偿能力,用最少的作业量,实现高产优质前提下的节本增产、丰产丰收。
据了解,该体系已连续四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主推技术,在江苏、山东、河北和天津等省市的滨海盐碱地棉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应用,2005年至2010年已累计推广应用4650万亩,新增经济效益71.85亿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滨海盐碱地棉花生产的发展。专家认为,发展盐碱地植棉,对于缓解粮棉争地矛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棉花生产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