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07日 星期四
北京建造节更注重环保理念
大学生科技报记者 张克

    “同学们记住,结束的时候一定不要把垃圾留下。”

    “利用废弃物进行建造实验不仅能探索材料的可能性,也能为学生们认识环境、感知材料、体验创新、建立理念提供新的途径。”

    “本次建造节以“筑墙?造景”为主题,发现并构建材料之美,探讨筑墙的可能性,造景激发人与人的交流互动。墙在中国传统建造方式中不仅承载着多样的材料和技艺,还承载着循环再利用的朴素的生态观与独特技艺。”

    5月28日,在第三届北京建造节暨第七届创意文化节上,负责参展的胡映东老师向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2018年4月建造节启动以来,经过赛队报名、方案筛选、中期答辩、预搭建等环节,终于在5月26日早上7点正式开始,各组按抽签位置正式开工。经过48小时紧张的建造过程,各具特色的建构作品逐步矗立起来,并于28日在建造节开幕上正式对外展出。在这个充满挑战而又激发热情的竞赛过程中,各队队员们除了需要创新构思和创造性地使用废旧材料,还要有条不紊地按照设计方案完成切割、拼装、搭建等各个环节,在两天内团队合作、共同建造出充满创意的建构作品。

    这个作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供儿童娱乐的泡泡,学生们将虚幻缥缈的泡泡具象化,材料都是废弃的彩色塑料轮胎进行搭建,让环保节能深入人心。

    说起创意构想,参展的学生向记者说,我们走访了许多垃圾站,在取材上选择了多种方案,希望在材料上有所突破。最后确定用轮胎作为主材料,既符合本次建造节材料要求,使得造墙过程中安全性增强。由于塑料轮胎本身是全封闭的,我们将轮胎内部用角磨机锯开,在轮胎外轮廓上钻孔,用螺丝和螺母将轮胎固定,增强了稳固性。

    作为大赛承办方的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是首批认证的“中国建筑学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已连续四年承办校内及北京建造节。在建造过程中,学生对于建筑的材料性能、建造方式及建造过程获得了感性和理性认识,创新实践能力以及专业学习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拓展。同时,建造节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前来观展,营造了学生与公众互动、全民参与建筑科普教育的良好氛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