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31日 星期四
清华x-lab:让创业门槛像一条线
□陈璐

    前不久翻新的清华大学的二校门涂上了“护肤品”——易净星研发的隐形镀膜剂产品。5年前,这个“护肤品”的原型还在清华大学学生肖鹏飞的矿泉水瓶里,他带着它和创业梦想来到清华x-lab平台接受辅导培育。在这里,一个好技术找到商业市场,一个学生成长为CEO,一个好点子缔造出一家新公司。

    x-lab依托清华经管学院,是由清华大学15个院系合作共建的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向大学生提供学习训练项目、创业课程以及与资本对接机会。肖鹏飞的故事天天在这里上演,一批又一批学生带着天马行空的想法接受专业的创业辅导,成长为蓬勃发展的新兴商业力量。

    “5年来,x-lab确立了‘探索未知、学科交叉、体验式学习、团队协作’四大教育理念。”x-lab主任毛东辉说。如今,x-lab各类课程及活动惠及2.9万人,加入x-lab的项目团队达到1212个,成立公司494个,159个获得投资,融资总额达27亿元。

    成立x-lab就是一场创业

    “社会需要创新创业人才,但大学是否做好了准备?”毛东辉敏锐地意识到,传统商科教学使用的案例教学不够真实,她要让学生到市场里“真枪实练”。

    在得到清华经管学院的支持后,毛东辉开始了x-lab的准备工作。在清华科技园B座的负一层,她从食堂旁边争取到700平方米的场地,改造成为x-lab的办公地点。

    2013年,清华x-lab正式成立,“x”寓意探索未知、学科交叉,“lab”这个名称体现体验式学习、团队工作。这里把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摆在了突出位置。

    成立x-lab就是一场创业,有很多前所未有的新鲜思路。它打破了院系的界限,降低了门槛,成为全校清华师生的开放性平台;它提供各类支持,邀请清华校友成为驻校天使投资人和驻校导师。

    “像起风了一般。”毛东辉深有感触,自2014年开始,社会掀起了创新创业热潮,国家各部委出台多项支持政策,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了试一试的勇气,高校迎来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春天。

    像x一样交叉创新

    清华博士生王胤是典型技术男,精通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可他创业一开始却找不到方向,自己觉得“手中一把锤子,到处找钉子去打”。他看到了x-lab的宣传海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寻求帮助。

    在x-lab,王胤认识了很多不同专业的朋友,听了很多专家帮他分析市场。最终,他在x-lab成立公司,创办“孕橙”聚焦于女性健康问题。核心团队来自计算机系、电子系、美院、生物学院、商学院。

    交叉带来创新。这位工科博士带领的团队,在2013年12月荣获清华x-lab最具投资价值项目。

    毛东辉指出,很多学生团队常常由同一个专业、同一个宿舍的同学组成,同质化极高的组合并不能胜任和应对创业中的各类需求。即便是搭配合理的团队,进入市场也需要补很多课。

    清华大学博士生何霆在x-lab受益最多的是有针对性的辅导。2015年,他上过很多课。x-lab经常请知识产权专家、法律专家,还有其他各方面的专业人士来做讲座,经常为创业者安排一对一的辅导,从股权投融资的实战案例分析到团队如何组建等。

    何霆回忆:“这种有的放矢的辅导特别重要,能够帮我们以专业技术为主的创始人团队补充很多实验室之外的知识、经验、风险规避的方法。”

    而这正是x-lab的不同之处,在课程建设层面,一直努力打破单一的知识传授格局。

    “家园”让创业者抱团求发展

    创业很难,残酷的市场不会因为某一个人是清华学生而温柔半分。

    “如果我自己联系,可能永远见不到这些投资人。”王胤参加“校长杯”时在全国顶级投资人面前展示项目,他认为这个机会太难得了。

    在“校长杯”比赛上,IDG、顺为资本等顶级投资机构的明星投资人来到现场,获奖选手刚下台就被团团围住。这几年,主动与x-lab建立对接合作关系的投资机构达600多个。

    x-lab成了这些年轻创业者的第一个“靠山”,在这个“家园”里,学生抱团求发展。

    “一滴水不蒸发,是因为它在大海里。”二次创业的马涛还记得第一次创业时的孤独感,如今他最喜欢在x-lab里和小伙伴交流,感觉“和世界在链接”。

    如今,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的标配,而x-lab走在了前列。“给潜力的种子阳光和雨露,伴随他们成长,一定会有发芽再开花的结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