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02日 星期四
这个重阳节,大学生们把高科技带进养老院
本报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高翔

    “自己手抖的老毛病已经有10年了,今天试用了这个勺子,感觉很实用,起码可以正常的吃饭了,真是很神奇!”10月27日,武汉狮子山街通惠社区养老院葛永瑶老人脸上洋溢起了幸福的笑容。

    重阳节前夕,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同学们来到通惠社区养老院,为老人们带来了一次特殊的志愿服务。这次志愿活动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同学们给老人们带来了一些新玩意儿,让高科技产品真正走进了老年生活圈。

    他们为福利院的老人们精心准备了包括防抖勺、步态辅助设备和血压仪、血糖仪种种高科技产品。这些产品可以帮助老人出门自己开车,用防抖勺自己吃饭,用步态辅助设备帮助自己走路,用血压仪、血糖仪、身体脂肪含量测试仪随时监测自己的身体状况,还有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急救仪器为自己护航。

    “看到他们就想到自己的爷爷奶奶。今天把这些高科技的玩意带来,希望能让爷爷奶奶们过个不一样的重阳节,感受到科技带给他们的温暖!让他们的生活更加独立,美好!”研二、社工专业硕士贾佳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至2015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2亿,占总人口的16.1%。根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4.83亿,占总人口的34.1%。届时,每3个人当中就有1个老年人。

    然而,目前我国的养老产业却面临着人才匮乏的问题。当下失能半失能人员约3500万,假设3个老人需要一个护理员,则需要1000多万养老服务人员。目前,所有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仅有22万,符合资格的仅有2万。

    按照国际上的普遍要求,照顾这些失能老人所需要的护理人员比例是2:1,也就是两个护士照顾一个老人,但目前国内能做到的情况只是1:10,10个老人才分得一个护士,中国现实与国际标准之间差了20倍。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院长丁建定教授说:“十九大报告中谈到要让人民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美好生活。如何做到?我的答案是,人工+智能。所谓人工,就是我们的社工体系以及保障要更加完善。而智能,就要依靠现在的科技,能够针对性的帮助老年人,通过科技,改变他们的生活。人工+智能的结合,是能达到理想中的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