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1日 星期四
十年来,扬大无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
通讯员 沙爱红 本报记者 过国忠

    9月3日,是扬州大学开学报到日子。入学前,扬州大学已有2486名学生获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总额1960万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贷款充分实现了“应贷尽贷”。入学时,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通“绿色通道”,入学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将受到各种综合的资助。

    国家新资助政策落实的十年来,扬州大学共有14万名大学生受到国家资助,无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国家资助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茁壮成长

    李荣同学,老家在江西信丰县西牛镇,一家人以3亩梯田维持生计,母亲患病,高中以后,全村同龄人中,只有李荣还在读书。2007年李荣考入扬州大学农学院,伴随国家新资助政策落实,李荣进校后,根据《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和他的消费情况,被认定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在国家新资助政策的帮助下,李荣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更是从本科读到硕士,再硕博连读至博士毕业。博士毕业后,李荣供职于农业部。

    王妍同学,来自苏北农村,家里姐弟三人读书,属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2006年入校以来,受到国家、省和学校的各项资助,王妍可以安心学业,挤出时间积极参加大学生科创活动,到实验室开展农业科研相关试验,她的科创成果获得第十一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由此,她获得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王妍就职于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担任专业课老师。

    国家新资助政策推行以来,扬州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收到足够的经济资助,得以安心学业。

    精准帮扶普惠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007年,国家推行新资助政策以来,有国家层面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在江苏省受资助的学生比例超过23%。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学业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鼓励困难学生励志上进;国家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李荣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本科阶段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博士阶段国家奖学金30000元/年。李荣还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年。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可获得相应的国家励志将学金或国家助金等。

    除国家资助外,扬州大学还开展其他各种资助,学校已形成“奖、免、勤、助、贷、补”六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国家、省和学校的资助以多层次的形式,进行精准帮扶,既鼓励学业优秀的大学生,也普惠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10年来,学校共发放各级各类奖助学金达4.5亿元。坚决做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让每一个想学习的学生都能安心学习,这是资助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我们学生工作的追求”,校学生工作处处长周如军表示。

    毕业生传递着一份温暖和爱心

    李荣伴随着国家新资助政策而成长。现在,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促进我国高效现代农业发展,希望老家能有更多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形成形成农业产业化园区,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李荣在博士毕业前,向母校捐赠114元,这年是母校建校114周年。李荣说,“国家资助了我,我将竭力传递好这份温暖。捐款额虽小,但表达对学校培养的感恩之情,感谢国家资助措施的一路相伴支持,愿扬州大学坚毅刻苦、自强不息的文化品格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扬州大学的“我爱母校”年度捐赠项目,得到了很多毕业生的支持,其中有不少是曾受到国家各类资助的毕业生,在传递着一份温暖和爱心。

    “资助工作是一份充满大爱和温暖的工作,是‘立德树人’中心工作的延伸与重要支撑。学生资助工作要与育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政策的公平,感受到国家的关怀,体悟到人生的价值。”扬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叶柏森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