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一篇题为《修水上杭:一位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的辛酸泪》文章在网络上引发大量转发,文章主人翁伍继红现年43岁,广东人,199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与传统印象中名校毕业生事业有成不同,伍继红如今却生活困难,穷困潦倒,平日里伍继红不仅要照顾自己的5个孩子,还要照顾年逾七十的公婆。
该文一经网络传出,遭遇变故、家庭赤贫等关键词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当然,从各种传播方式来看,其人大毕业的经历似乎才是立即引发大量关注的根源所在。似乎,这跟当初的北大状元卖肉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今,在高校毕业生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名校”失业生的问题同样需要关注和关怀。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分配政策出现重大变化起,以前那种“统包统分”的“铁饭碗”就业形式就被彻底打破。在求职问题上,大学生们也开始要“各显神通”方能得到一份“美差”了。
从教育部曾经在1999年公布过44所直属本专科院校的就业率情况来看,当年11月的总体就业率为82%,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85%,而专科生则仅有54%。很明显,本科生的就业率远远高于专科生,那个时候文凭及其含金量似乎就决定了就业率和职业高低。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校的扩招让毕业生的就业率进一步“困难”,当下的就业也不是“唯文凭论”了。在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中,虽然文凭很重要,但从根本来说,就业还是基于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单从目前的就业率来看,当前社会上流传的“招一个什么都不会的本科生还不如招一个不用培训就能上岗的专科生,成本低很多”也不无道理,扎实的理论知识如果不能转化成实际的工作技能,再高的文凭也枉然。
不同的是,名校在各种资源方面都有优势,毕业生就业率还是要高出普通高校不少,这也正是人们更加关注名校生失业的关键所在。正因为关注,伍继红的命运迎来了重大转机。但我们在庆幸之时是不是也应该考虑:相比于名校的高就业率,一般高校的就业率大都比较“难看”,涉及的大学生数量更多,他们的情况也需要关注和关怀。
有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仅有80%左右,这也就是说有20%的大学生在走出校园的时候不能找到工作。今年,我国即将有795万大学生迎来毕业,这是一个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