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
知识产权成企业制胜利器
张 俊 朱咏梅 本报记者 丁秀玉

创新案例

    8月10日,在历时一年多的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337条款调查中,常州爱尔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终于完胜,获得行政法官的不侵权裁决。为企业下一步在美国等国际市场拓展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去年8月,常州高新区的平衡车厂商常州爱尔威公司被纳恩博、赛格威以及德卡3家公司指控专利侵权,同时,3家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337调查”申请。9月,ITC决定立案。

    常州爱尔威公司一向坚持创新且重视知识产权,始终坚持尊重他人、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理念,拥有有效专利200件,发明专利18件,pct 申请4件、欧美专利6件 。爱尔威的产品均是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故而,爱尔威对自己产品很有信心。面对遭遇如此不公待遇,公司未向原告做任何妥协,而是采取积极应对的策略,并聘请有经验的美国律师配合处理案件。历经艰难,并于2017年8月10日,以常州爱尔威获得胜诉而告终。

    据了解,“337调查”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美国1930年的关税法第337节的规定对相关的产品发起的调查,主要针对的是进口产品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行为或其他不公平竞争的行为,是美国以知识产权对付竞争对手的核心武器。近年来,美国“337调查”加大了对中国商品的调查力度,相关案件随之逐年增多。导致中国企业想“走出去”就更需注重防范境外知识产权诉讼风险。

    对于美国的“337调查”及法院指控,企业一旦不应诉或者败诉,产品将再也无法进入美国市场;同时,由于保护主义及“人生地不熟”,更需我国企业投入上百万美元的财力以及无法估量的人力、时间。为此,一些企业选择放弃应诉、放弃市场。而爱尔威公司敢于叫板,迎难而上,充分体现了该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自主创新的实力,没有让西方国家肆意寻找借口,为企业在国外获得了公平待遇,并赢得了市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