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14日 星期二
写好当代版“陋室铭”
胡一峰

    两会期间,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赵季平说起参观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小屋时的感受。

    李克强总理问这间小屋是否还在,得知小屋还在但破旧矮小,总理说,“这间小屋对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弥足珍贵,再矮也要保存好”。

    这段对话值得我们思索。古有《陋室铭》传诵至今。今天,对于那些先辈留下来的珍贵文物,即使再破旧再矮小再简陋,我们也当以强烈的敬畏之心传承好历史文脉,书写好属于当代中国人的“陋室铭”。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和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我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然而,这些年,一些地方毁坏文物、“拆旧建新”“拆真建假”等事件时有所闻。即使在北京,文物“富矿”也已被“开采”多年。据统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京城名人故居中已被拆除的比例高达三分之一。

    一个国家的历史,既载于传世典籍文献里,也存于文物古迹中。比较而言,文物古迹更直观形象,在增强人们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感知度上具有独特优势。“冼星海小屋”这样的名人旧居作为文物大家庭的一员,是后人缅怀先辈、触摸历史、接续文脉、汲取智慧的好教材。

    善跑者都知道,要想跑得快,不妨只顾往前奔,要想跑得远,就需要经常回头看看来时的路,以校正前行的方向。因此,对待包括名人旧居在内文物的态度,不仅表征社会文明程度,也表征着一个国家前进的韧劲和耐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显示了国家保护文物的决心。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应增强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落实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让文保执法真正硬起来。

    我们应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加快文博创意产业发展,引导扩大文化消费,激活文物资源的内在生命力,增强民众与文物的亲近感,让先人留下的宝贵遗产“活”在今人生活中,把当代版“陋室铭”刻在人们心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