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创新”连续成为两会热词,今年也不例外,依然是人们广泛关注并充满期待的话题。这些年,国家政策、社会舆论共同发力和持续推进,创新结出累累硕果,走向一片“深水区”。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强劲的创新需求,继续摁住创新的“快进键”,必须更加聚焦持续创新的深层次心理动因,关注人们对创新的成本预期,不仅应继续为创新成功者欢呼鼓掌,还应探索为创新失败者适当买单的合理办法,为勇于创新者买一份失败险。
不得不说,目前在这方面还有一些“梗阻”。以科研为例,作为一项探索性很强的创新活动,总会面临失败的风险。而一旦失败,为此投入的资金、心血就可能“血本无归”。或许是出于防风险的考虑,不少科研资金都把申报者是否具有一定“研究基础”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这或许降低了科研失败的风险、提高了项目实施的成功率,但也有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因为科研探索本身就是有风险的,只有成功没有失败并不符合科研规律。
在规避科研风险的情况下,科研人员为获得资助,很自然地会规避那些研究路径一时尚不清晰、预期效益尚不明确、需要“白手起家”的研究题目。但恰是此类研究,或许最需要国家、社会给予“第一桶金”的支持。
我们常说,为了鼓励创新,要营造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确实,每一次对失败者的宽容,都孕育着下一次创新的可能,但只有建立起合理的为失败买单的支持体系,宽容失败才不至于沦为“空洞的口号”,失败也才能真正成为成功之母。毕竟,国家、社会承担失败风险的能力,永远比创新者个体大得多。
在创新这条布满荆棘的路上,成果库固然光芒四射,“教训库”同样价值连城。顺利完成科研任务取得了预期成果,是科研资金效益的体现;研究探索失败,分析其失败的原因,积累可资借鉴的教训,也不能不说是科研资金的“绩效”。
我们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措施,更好支持那些风险大但价值也大的探索性研究,为它们上一份创新失败险,把我们的创新保障体系建设得更加扎实,进一步降低勇于创新者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吃上一颗妥妥的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