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曹静:做理性又温情的科普
□ 科普时报记者 代小佩
曹静在作科普报告。 (中国科协供图)
视觉中国供图

    科普达人

    编者按 近日,“典赞·科普中国”特别节目揭晓科普中国年度特别人物和年度科普人物榜单。本报将陆续刊登获奖人物的故事,带领读者走近这些科普达人,也期待更多人关注科普、投身科普。

============================================================

    “这是对我25年来坚持普及气象卫星和航天知识的最高肯定。”4月14日,“典赞·2023科普中国”特别节目播出,中国卫星气象领域科学传播专家、正高级工程师曹静得知入选“年度科普人物”后说道。

    曹静个子娇小,留着齐耳短发,说话慢条斯理。她说,得知获奖时脑海中忽然冒出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即“我是谁?做些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做?有什么效果?”而且放电影般闪现出一个场景:一个追星人几十年如一日,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普及高科技知识。她调侃,这是科普“职业病”。

    “科普就是我一辈子的事”

    退休后,曹静把大部分精力投入科普活动。“只要公众喜欢,有需求,科普就是我一辈子的事。”

    时光回溯,曹静1989年进入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广东省气象卫星遥感中心)工作。当时,全国的卫星站屈指可数,对公众而言,卫星站这种地方有些“神秘”。1999年,单位开设科技服务科,曹静任科长。

    一直以来,卫星站都是以卫星数据接收、转发、测距等规定业务为主,科技服务科要做什么?曹静琢磨在新岗位上怎么干。

    公众的好奇启发了曹静。当时,很多人对卫星站工作不了解,来信咨询金星、木星等行星问题。“既然公众好奇,何不把科普纳入科室业务?”曹静把科研和科普定位为科室发展的两条腿。

    两条腿走路,两条腿都得壮。曹静说:“科研和科普相互关联,不可割裂,而且彼此促进。”

    在她看来,科研是科普之源。曹静一边带领团队深入分析卫星数据做科研,一边摸索自制气象科普道具,扩充科普素材库。“小到卫星拍摄的一张气象图片,大到卫星的工程之美,都可以用来科普。”曹静说。

    另一方面,科普也能反哺科研。“科普是检验专业程度的试金石。因为好的科普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公众反馈有时也能激发科研新思路。”

    2001年,曹静团队获中国气象科技贡献奖,他们建立的全国首个气象卫星领域科普教育基地被认定为广州市001号科普教育基地,现已成为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

    近年来,曹静还主持建设了风云卫星博物馆等科普场馆,她还担任《果壳》特邀作者、《科普时报》专栏作者,主创出版科普图书6本,发表原创科普文章100多篇,举办科普讲座500多场……

    “擅长的领域做到极致,就是了不起的事”

    科普工作如此高产,曹静有何秘诀?

    “科技工作者做科普肯定很有优势。”曹静回忆,多年前去英国考察,当地的科普理念给她留下深刻印象。英国要求科学家每年必须参与科学教育,且要满足规定天数,此外英国还会对一些媒体人开展科学培训,以促进科学家和公众的对话。

    曹静透露做科普的经验:“一是厚专业,把专业吃透才能释疑解惑;二是敢创新,不在观念、形式、内容等方面设限,只要有利于科普,都可以为科普所用;三是多实践,通过科普活动积累经验,不断总结提高,不断迎接新挑战;四是少功利,科普工作耗时耗力,只有兴趣引导、不计名利、保持初心,才可以乐在其中、广受欢迎。”

    “科技工作者做科普,除了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还应提高人文素养,起到价值观引导作用。”曹静强调。

    在采访中,谈及气象卫星和航天知识时,曹静舌灿莲花,时而比喻,时而排比,深入浅出阐释了风云卫星和中国航天事业的科学之美。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科普。大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到极致,就是了不起的事。”曹静说。

    她对青少年科普尤为热情,退休后依然活跃在科普讲台。有学生等候一个多小时只为告诉曹静一句“还想听你讲卫星”;有小女生听完讲座后羞涩地问“老师能抱抱你吗”;有学生约定“考上心仪大学第一时间通知曹老师”……这些温情瞬间化作她科普的动力。

    “给孩子做科普不是为了激励他们都当科学家,科普也是教育,希望他们将来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能受益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曹静莞尔一笑,“这才是理性又温情的科普吧。”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