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8日 星期五
响彻荆楚大地的花鼓戏
□ 高桃芝
图为原创大型农村现实题材花鼓戏《米爹》亮相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视觉中国供图

    非遗文化之窗

    “听了花鼓子哟哎哟,害病不吃药……”听,这首传遍荆楚大地的民谣,可见老百姓对荆州花鼓戏的喜爱程度。

    “花鼓子”,1954年定名为天沔花鼓戏,1981年改为荆州花鼓戏。发端于清代沔阳州(今湖北省仙桃市),后来流传到监利、洪湖、荆门等地,历经200多年的传承。它是由江汉平原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说唱形式,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戏曲。明末清初,江汉湖区常遭水灾,百姓衣食无着,不得不“身背三棒鼓,流浪到他乡,鼓儿咚咚,锣儿锵锵,含着眼泪去卖唱”,荆州花鼓戏从草根小戏,由此发展成为湖北地方戏剧种之一。

    花鼓戏角色主要为小生、生角、正旦、花旦、小丑五个行当,尤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小丑夸张风趣,小旦开朗泼辣,小生风流洒脱。其表演自由灵动,轻松活泼,有“摘花”“带彩”“咬碗”等特技。

    其音乐属打锣腔系,唱腔分主腔和小调两大类,主腔属于板腔体,包括高腔、打锣腔、四平腔、圻水腔等;小调分单篇牌子、专用曲调、插曲三类,乐曲短,旋律优美,节奏轻快,色彩丰富。其传统演唱形式为“一唱众和,锣鼓伴奏”,唱词多为七字、十字句,有唱有说,唱腔高亢朴实,曲调音域宽阔,旋律进行中大跳较多,男女唱腔都以本音结合假嗓,“唱、帮、打”三者紧密配合,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主要伴奏乐器包括边鼓、竹梆、钹、大锣、马锣、小锣、唢呐等,打击乐器的曲牌有20多种。乐曲较豪放粗犷。

    20世纪50年代,荆州花鼓戏趋于定型、成熟,各县市先后成立了专业剧团,培养大量青年演员,继承、移植、创编、上演200多部不同题材的优秀传统和现代剧,如《抽门闩》《掐菜苔》《站花墙》等。音乐方面增加了丝弦托腔伴奏,把荆州花鼓戏的音乐向前推进了一步。

    荆州花鼓戏充满浓郁的地方情调,表演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湖乡生活和湖乡风貌,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戏班分两种:正式剧团和乡村班子。前者文雅高逸,彰显大家风范;后者通俗谑趣,濡染乡野气息。二者皆有完整行头,颇受欢迎。几个压得住台脚的角色,偶露一两手绝活,为乡亲陡增不少兴致与谈资,对于一些在艺术上颇具造诣的艺人倍加推崇。如原沔阳花鼓戏剧团知名艺人程兰亭琢磨的“六步”“八段”“十神”的摘花表演,形象地表现了看、闻、听、摘刺、攀、打、放、扎等姿态,敢于突破,不拘一格,极大地丰富了剧种的表现力,表现了花鼓戏的艺术特色。

    《站花墙》令人痴迷,一声声铿锵的高唱,一声声凄凉的悲调,悲喜激烈交织。一个个古老传奇故事,一出出悠远浪漫折子戏,鲜活呈现在舞台。台上生旦净丑演出人间的尊贵卑贱、忠烈奸邪、儿女情长和悲欢离合。台下观众触景生情,或嬉笑怒骂,或悲喜交加,真可谓“戏里戏外皆风景”。

    改革开放后,荆州花鼓戏以其独有魅力焕发勃勃生机,并以崭新的姿态与荧屏和广播接轨。《站花墙》改名为《花墙会》,拍摄成彩色戏曲艺术片。同时,已拍成电视片的有《十三款》《小坚决》《好亲家》《家庭公案》《买摇窝》等。贴近现实的《十二月等郎》以“三农”为主题,自2005年公演后,引起热烈反响,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迄今在北京、上海、重庆、武汉等地演出600多场。2006年,荆州花鼓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地方戏曲,就是每一方水土的文化基因。荆州花鼓戏如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江汉平原绽放,响彻荆楚大地。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