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3日 星期五
清新质朴的庐陵民居
□ 高桃芝
江西吉安吉水县水田乡,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整齐的“庐陵风”民居,与蓝天、山水、树木、花草、桥梁自然地融为一体,好似一幅水墨江南的画卷。图为江西省吉安市。
视觉中国供图

    非遗文化之窗

    走进江西省吉安市,那风姿各异的古民居,宛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民俗风情画,充满清新质朴的韵味,令人赏心悦目。

    吉安古称庐陵,历史悠久,为江右之“望郡”。“香枫十里遥通楚,红艳三春半入吴”,庐陵之北,地近江淮,受中原文化影响甚深;庐陵之南,地接闽粤,受客家文化影响较深。明清时期,庐陵商人“江右帮”与晋帮、徽帮同为国内三大商帮,发达后在家乡兴建居所,为吉安古民居建造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庐陵民居兼容并蓄,汇各家之长:如天井院式的建筑布局、鹊巢宫式屋顶、清水墙与马头墙、鎏金木雕装饰的木构架等,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考古价值。

    庐陵民居建筑均为双层砖木结构,青砖灰瓦,石料为门,内为木架结构,外附侧屋庭院,布局简洁实用,普遍为“一明两暗三开间”模式。以“进”为基本构成单元,从前至后,按下堂、天井、正堂、后堂依次排列。

    天井院式布局。为解决排水和采光问题,工匠大胆打破北方天井式民居的“四合”形制,将天井推到室外,将其改造成天井院形式,各个居室则围绕室内厅堂布置,从而出现一种“天井院”式民居布局。舍弃室内天井后,为解决采光通风问题,工匠又创造出天门、天眼等高位采光通风方式。所谓天门,即将厅堂上的椽子断开,敞开一个豁口,利用豁口采光和通风;天眼则是在屋面上直接开天窗,天窗下设“元宝斗”“排水斗”,以承接雨水,排水通畅。

    鹊巢宫式屋顶。制作流程繁复,工艺考究,精巧绝伦。选材严格,木料必须是上等的武功山红心杉木或优质柏木、樟木。骨架为4排木柱,每排3根。其中2根周长达1.2米的大柱,上方连接200多块木质圆形雕花小单体组成的“大蜂窝”,形成下小上大共7层、高2米多的鹊巢宫式木构造屋顶。青瓦覆盖宫顶,四角翘檐,远远望去宛如一个倒扣的大鹊巢。屋顶防雨和防风,结构严谨,令人惊赞。

    清水墙与马头墙。一般采用青砖垒砌,俗称清水墙。即采用蓝灰勾线方法,将木炭灰、石灰和细沙拌成泥料,用泥刀沿砖缝勒线,遮住泥浆,颜色比青砖稍浓,呈条格图形,使墙面整洁而美观,又不失原貌。外墙垒砌高于房梁,起防火防风作用,一般砌成马头状,俗称马头墙。墙体为户间分隔,左右平衡,呈阶梯式跌落,使民居整体美观协调。马头墙前后各三垛,比两垛优雅,比四垛简洁。三垛马头墙民居在吉州钓源、青原渼陂、吉水燕坊等古村落随处可见,为庐陵民居最典型的标志之一。

    鎏金木雕装饰。富裕人家的木雕构件一般施以清漆彩绘,不露原木之色,厅堂更以鎏金木雕字画装饰,集木雕、油漆、彩绘等工艺于一体,与传统书画、诗词、楹联等艺术形式相结合,显得富贵、典雅,既增加了空间层次,又给人以无穷遐思。

    庐陵民居数量众多,建筑宏伟而保存完整,个性鲜明又和谐统一,类型丰富多样自成体系,工艺精湛,是我国传统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2014年,庐陵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庐陵民居彰显出浓郁的地域特色,堪称一部浓缩的古庐陵文化史,成为汇集我国古代村落建筑风韵的瑰宝。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