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5日 星期五
科学家破解远古北京渡鸦灭绝之谜

    科普时报讯(记者陈杰)9月1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托马斯博士、李志恒博士联合美国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对北京周口店渡鸦化石研究时发现,该批化石中拥有更新世的渡鸦化石,表明渡鸦曾与北京的远古人类同时生活在这里,也把渡鸦与人类之间的共存关系追溯到东亚史前时期。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鸟类学杂志》。

    此次用于研究的渡鸦化石来自于多年前对周口店龙骨山3号洞穴遗址的挖掘工作,这里出土了更新世的数千件鸟类和哺乳动物零散骨骼化石,这些鸦科化石中的灭绝物种曾被命名为房山鸦。托马斯表示,早期研究并未把这些化石与现存的乌鸦种类进行广泛的比较。“在本次分析中,研究人员将这些化石与现存鸦属的骨骼以及来自欧亚大陆的灭绝化石物种进行了仔细比较,确定了化石中存在的鸦属共有的形态特征,以及其他特定的、可以将其鉴定为北方渡鸦的解剖学特征。”

    通体黑色的渡鸦作为智慧鸟类的形象代表已经融入人类的艺术、文学和生活中。北方渡鸦又称普通渡鸦,是世界上最大的鸣禽,体重高达1.5公斤,翼展也超过1米,常见于欧洲北部、北美和亚洲。

    由于北方渡鸦并不是一种迁徙物种,在更新世较冷和较温暖的时段都有它们的化石发现,表明渡鸦可能对气候具有较广的适应性。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北方渡鸦不受过去的剧烈气候变化影响,但在今天这一温暖时期,为什么北京地区却不见它们的踪迹?

    托马斯认为,气候和环境变化并不是影响鸟类分布的唯一因素。龙骨山的洞穴遗址化石展示了一百万年前的北京,生活着大象、犀牛和灭绝的马等大型哺乳动物,为鬣狗、熊、乌鸦等共存的食肉动物和古人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随着更新世末期大型哺乳动物的消亡,与其伴生的食腐动物包括渡鸦也随之消失。”

    “通过研究全球气候的演化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确定影响鸟类生存的关键因素,以及鸟类如何在长时间尺度下对气候变化做出反应。”托马斯强调,这些因素可能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保护地球上的鸟类及其他生物。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