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20日 星期五
每年春节期间,耳鼻喉科医生总会接诊几例异物卡喉的患者。对此,专家提醒,进食需细嚼慢咽,小心异物卡喉——
宁可慢嚼三分 不可抢食一秒
(视觉中国供图)

    □ 衣晓峰 科普时报记者 李丽云

    年近七旬的郑老伯十分喜欢食用大枣,不久前,郑老伯边和家人说话边嚼大枣,不慎将整个枣核咽了下去,结果枣核却卡在了食管内。家人让郑老伯吞饭团、吃韭菜、大量喝米醋,折腾了两三天才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那枚枣核的尖角已将郑老伯的食管刺破。

    山东临沂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二病区副主任孔令建提醒,食管异物是临床急诊的常见病,常因当事人饮食不慎、误咽异物或异物嵌于食管腔内所致,若处理不当,会诱发食管穿孔、食管出血、食管周围炎、颈部和胸部皮下气肿、纵隔炎与脓肿,以及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严重者可造成脓胸、感染性休克,若破溃至主动脉,可致急性大出血而危急生命。

    四大原因最易导致食管异物

    孔令建介绍,人的食管共有上、中、下3个生理狭窄部位。其中食管第一狭窄处位于食道的起端,即咽部与食道的交接处,食管在该位置最为狭窄,尖形和不规则的异物在这里很难被“放行”,是食管异物嵌顿的最常见部位。

    通常有四大原因导致食管异物的发生。一是成人进食在比较匆忙或精神不集中时,食物未经细嚼而咽下,导致食物团块阻塞食管腔或把枣核、鱼刺、鸡骨等误咽到食管里。二是老年人常因牙齿脱落或使用义齿,咀嚼功能差,口腔内感觉减退,吞咽功能失调,食管口较为松弛,容易误吞异物。三是儿童咽部保护性反射尚未发育完善,而且磨牙不全,不易排出食物中的异物,若进食时嘻笑哭闹,则易将大块食物囫囵吞下;且小孩喜欢在口内含珠子、硬币、笔帽或小玩具,稍有不慎即会咽下去。四是食管本身若存在病变,如食管狭窄或食管癌所致管腔变窄,让异物较难通过和移动,也易使异物滞留,带来损害。

    从临床来看,食管异物的种类五花八门。其中,动物性异物最为常见,如鱼刺、鸡骨、肉块等。其次为金属类物品,如硬币、针钉、曲别针、金属碎片等。此外,还有化学合成类及植物类,如义齿、塑料瓶盖、橡胶塞、枣核、小木条等。

    需要高度警惕的是,老人和孩子易于酿成异物嵌塞食管的事件,必须火速到医院及时处理。

    误吞电池和磁力珠需要紧急处理

    “当异物卡顿在食管后,可使人吞咽困难、吞咽疼痛,伴有异物梗阻感;若异物较大压迫了气管或喉部,尤其是幼小儿童,会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的可能。如突发上述情况,应立即就诊,切忌强行用吞咽饭团、馒头、韭菜等方法,以免加重损伤,导致并发症,增大治疗难度。”孔令建说,有两种食道异物最为紧急。

    一种是电池类。由于电池在消化道内接触到消化液后具有极强的腐蚀性,短时间内即可烧伤消化道,甚至造成消化道穿孔。

    另一种是磁力珠。磁力珠这种小东西看着圆溜溜的没什么棱角,其实隐藏了很大的危害性,若是误食两颗及以上,它们就能在体内吸附到一起,诱发胃肠道坏死和穿孔内瘘,甚至导致夺命的风险。

    食物应咀嚼20次才算细嚼慢咽

    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食管异物的发生呢?孔令建提醒,吃东西时应细嚼慢咽,切忌匆忙。理想的状况是,一口食物在嘴里至少咀嚼20次,30次则更为科学合理。

    “宁可慢嚼三分,不可抢食一秒!” 孔令建强调,尤其是进食带有鱼刺或骨头的食物时,应小心剔除细刺、碎骨,切忌将这类食物与米、面混合煮食。与此同时,老年人须严防义齿脱落,少吃粘性大的食物,如切糕、粘豆包、粘苞米等。用餐前要留心,睡眠前、全麻前应取下假牙,对松动的义齿要及时修复。

    儿童各方面的发育尚很稚嫩,食道和气道较窄,吞咽功能也并不健全,要教育小孩不可因好奇心而将各类小物件放入口中玩耍。大人发现后需婉言劝说,让孩子抓紧吐出,绝不能用手指强行掏取,以免因幼童哭闹或拒绝使异物吸入气道。

    孔令建说,家长应注意避免给3岁以下的孩子直接食用容易卡喉的食物,如花生米、果冻、坚果、口香糖、肉块、樱桃等。若有进食的需求,家长务必在小孩身边细心观察并示范吃法,必要时可将此类食物切碎研磨,从源头上防范食管异物的可能。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