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6日 星期五
幼者本位 鲁迅盛赞自然进化活力
□ 刘为民

    文坛赛先生

    一百年前,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社戏》,着意描写浙江绍兴“水乡舞台”的独特风情,成为当时文坛少有而历久弥新的经典“童趣”,耐人寻味。这是鲁迅所有文学作品中,缺乏深入探索的“幼者”记忆。学界通常认为鲁迅小说塑造了劳苦大众和知识分子两大形象系列。其实,鲁迅笔下还存在着一个情致诱人、异彩纷呈包括动物和植物在内的“幼者”形象系列,艺术地表达了“幼者本位”思想,深情地赞颂了自然生态的进化活力。

    他在小说《兔与猫》里写道:“这一对白兔,似乎离娘并不久,虽然是异类,也可以看出它们的天真烂漫来。”“竖直了小小的通红的长耳朵,动着鼻子,眼睛里颇现些惊疑的神色,大约究竟觉得人地生疏,没有在老家时候的安心了”。

    多么可爱的“幼者”!这是第一型。

    “原来有一个小兔,在院子里跳跃了。这比它的父母来的时候还小得远,但也已经能用后脚一弹地,迸跳起来了。”“还看见一个小兔到洞口来探一探头,但是即刻缩回去了。”

    生物在繁衍。这是“幼者”第二型。

    “……待见底,那里面铺着草叶和兔毛,而上面却睡着七个很小的兔,遍身肉红色,细看时,眼睛全都没有开。”

    繁衍在继续,这是更为幼小的“幼者”第三型。

    鲁迅在《兔与猫》中,不厌其烦地刻画“幼者”的种种形态,同时指出“幼者”的可贵在于体现着进化途中“新陈代谢”的原始生命力——这是一种自然生态野性的创造活力。他在另一短篇《鸭的喜剧》中,进一步具体地表达了生物界怎样“进化—创新”的生命活力,写出鸭的“喜剧”,实质上是进化、创新的胜利,是“幼者本位”思想的发展与升华。这完全不能脱离其生活、进化的自然环境,时时处处都体现了对历史、地理条件的依赖性。诚如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前言》里所说:“动物是这样一种元素,它的外形,或者说得更恰当些,它的形式的种种差异,取决于它必须在那里长大的环境”。

    总之,鲁迅笔下的动物形象是寓意深长的,既没有脱离当时特有的社会文化思想命意,又完美地体现了自然生物的个性特征——科学的进化论思想是其真正的灵魂。今天,我们从生态环保的角度,还往往能够读出新的时代价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要不断焕发鲁迅作品的文化生命力、创造力,让公众更好地读懂鲁迅,同时也更加热爱自然、敬畏自然。

    (作者系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南京大学博士后)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