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5日 星期五
汛期防灾减灾,考验的是城市“韧性”
□ 科普时报记者 陈 杰

    “入汛之前的预测数据显示,今年将是一个汛情灾害偏重的年份,从当前极端天气的特点来看,灾害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都在增加。”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7月8日在2022年防灾减灾千场科普讲座上说,在全球气候变暖与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暴雨洪涝威胁对象、致灾机理、成灾模式、损失构成与风险特性均在发生显著变化,简单地沿袭传统的防灾减灾措施,已无法应对如今的灾害。

    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一直是我国防汛工作的关键期。今年入汛时间较早,预计南方地区前期汛情较重,水毁工程多,后期仍然有较强的降雨和台风的影响。北方地区防灾基础薄弱,多数没有经受过大洪水的考验,必须高度警惕。如何做好主汛期防灾减灾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程晓陶认为,在当前多变的环境下,认清洪涝风险演变特征并进一步提升城市韧性,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所在。

    洪水是危害最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自1998年特大洪水之后,持续成倍增大治水投入,防洪能力有了显著增强,为各大流域迎战20世纪曾经发生过的同等量级特大洪水,增添了底气。然而,2010年以来,我国洪灾总损失在大江大河洪水基本平稳的情况下,再次达到了1990年代的量级,而损失最重的几年恰恰也是受淹城市最多的年份。

    “这是由于城市发展不断扩张,新增城区急于向低洼易涝区扩张,加之‘先地上、后地下’的城建模式,使‘城市看海’几成常态。”程晓陶说,主汛期考验的是城市的“韧性”,气象预警、应急预案、抗灾抢险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等均与城市运行紧密相连。此外,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大规模建设带来局地变化,也可能加重灾害风险,比如下凹式隧道、桥涵等成为新的高风险点。

    据了解,去年河南郑州的特大暴雨中,郑州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附近因道路建设弃土形成长约300米、高约1米至2米带状堆土,使排水受阻。

    程晓陶说,从过去的一些实例中,可以归纳出洪涝灾害的风险演变特征。“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迅速,但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灾害发生后,相关部门可以根据灾害发现基础设施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抓住恢复重建的契机,使基础设施变得更加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更加具备抗灾的能力,这一过程就是城市的‘韧性’重建。”

    同时,提高风险辨识是韧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郑州洪水灾难发生后,包括北京在内的多个城市通过科技手段模拟了城市一旦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雨,哪些区域有可能出现大范围积水,如何有效应对,以此提升风险的辨识能力。”程晓陶说。

    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就首次提出建设韧性城市,“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此后,北京、广州、成都等地先后就韧性城市建设提出目标或做法。

    “韧性城市建设不是不能淹,而是不怕淹。”程晓陶强调,在韧性城市建设过程中,提升抗灾抢险、应急处置以及对灾害损失的承受能力都很关键。灾害中各生命线的管理与运营部门均需行动起来,共同保障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讯等系统的正常运转与快速修复。此外,增强全民的自保互救能力也很重要。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