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4日 星期五
科尔沁草原上的“原住民”回来了
□ 科普时报记者 胡利娟

    羊草曾是科尔沁草原上的“原住民”,由于过度开垦放牧,使其难以自然繁衍,美丽的草原就陷入了越垦越荒、越荒越垦的恶性循环中……如今,插上科技翅膀,羊草又重回科尔沁草原,开始恣意生长。

    “进口草种可以种出一片草坪,但是种不出一片草原。”国家林草局草原管理司司长唐芳林6月20日在2022中科羊草现场观摩研讨会上强调,中国的草原生态修复,最终还是要依靠我们自己选育的优良乡土草种。

    生态修复类草基本无种可进可用

    作为草原生态修复和现代草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草种对外依存度高达70%以上。唐芳林说:“特别是草原生态修复急需的优良乡土草种,无论是生产总量还是优良品种数量都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草种业整体比较落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崔丽娟介绍说,在育种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草种生产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不小差距,部分国产化草种仍存在产量低、品质差、种类单一等问题。

    有关方面数据显示,我国商品草种年需求量超过15万吨,其中生态修复等非饲草用种达7万吨以上。

    “种植面积最大的紫花苜蓿六成靠进口,特别是草坪草种几乎全部靠进口,生态修复类草也是基本处于无种可进,无种可用状态。”崔丽娟称,草原保护与修复重在保护,要在修复,核心在草种。

    我国是草种质资源大国,但不是草种质资源利用强国。国家林草局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司二级巡视员欧国平说,我们的草种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草种自给率低,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

    优质乡土草种兼具生态和饲用

    如何将我国丰富的乡土草种质资源利用起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公社带领的科研团队,以重要乡土草种羊草为材料,经过多年育种的研究和应用技术探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是乡土草种利用的典型案例。

    羊草为何受到青睐?

    刘公社介绍说,羊草有“禾草之王”的美誉,属于一等优质饲草,也不仅限于饲喂羊一种动物。羊草就像水稻、玉米或小麦一样,是专指禾本科赖草属的一个物种,中文名为“羊草”,别名“碱草”。

    羊草具有发达的横向根茎,能够形成强大密集的根网结构,盘结固持土壤,减少土壤颗粒和营养流失。同时,羊草种植成本低,从春到秋,都可播种,一次成活无限繁殖,寿命长达几十年,在我国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松嫩草原及锡林郭勒草原广为分布。

    “羊草的这些特点,在水土流失控制、沙地治理、退化草原修复,以及盐碱地和毒害草治理等方面,生态效益显著。”刘公社说。

    围绕羊草种质资源研究,我国已有50多年的研发历史。欧国平说,自1988年选育出第一个国家审定羊草品种“东北羊草”以来,我国已培育出21个羊草品种。

    新技术模式有效遏制草原生态退化

    2021年7月,国家林草局首次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草种目录(2021)》,在牧草的基础上新增加了生态修复用草、能源草、草坪草、药用草等多种类型,这标志着我国草种管理工作由过去侧重于牧草管理进入到全口径草种管理的新阶段。羊草作为一种兼具重要生态和饲用价值的优质乡土草种,已列入其中。

    羊草是天然大草场的当家草种。唐芳林透露,目前,国家林草局已把羊草作为草原生态修复的重点乡土草种扶持发展,现正在推进乡土草种生态修复的试点,探索通过代表性乡土草种开展草原生态修复的技术模式。

    “科研要与生产相结合。”唐芳林称,对于草原生态修复来说,科研团队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草原退化情况、气候和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羊草品种,指导一线人员应用科学技术模式,推广适用的机械设备,让研发出来的优良品种,能够真正应用到急需修复的退化草原上,发挥出其优势特性。

    另外,草种业发展还要依靠市场,培育龙头企业,以打通科研—生产—销售的产业链环节,让中科羊草成为草原生态修复的先锋军。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每年实施4600万亩左右的草原保护与种草改良生态修复,将有效遏制草原生态退化趋势。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