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27日 星期五
医学科普:治未病的长效“处方”
□ 科普时报记者 陈 杰
(视觉中国供图)

    当下,越来越多的医生参与医学科普创作,把治未病的知识交给公众,帮助老百姓守好自己的健康。

    5月19日,在2022腾讯医学ME大会上,腾讯健康高级副总裁吴文达表示,在疾病诊疗过程中,老百姓变成了身体健康第一责任人。相比得病后的主动求医问诊,公众掌握健康知识、积极管理健康,已经变得更加重要。医学科普就好比一张治未病的长效“处方”。

    公众的健康“定心丸”

    当公众遇到健康问题时,一般都会如何处理呢?

    感冒应该是公众最为熟悉的例子。根据世卫组织一项调查,60%以上受访者认为抗生素可以治疗感冒。然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属于“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除了免疫力比较低的人群,一般人得了感冒并不需要特别治疗,靠自身免疫力就能恢复和痊愈。

    “医学科普知识告诉我们,得了感冒,首先充分休息、多喝水,而不是急着往大医院跑。如果感觉不舒服,可以通过一些非处方药来缓解症状,但谨记不能吃太多,只有出现严重脱水等情况才需要考虑输液。”吴文达说,正确的科普知识能让人们在面对疾病时更加从容。

    曾经作为临床医生的吴文达认为,医学知识科普可以帮助患者形成更好的自主管理意识,也能降低去医院排队交叉感染的几率,同时也缓解了医生、医院服务系统的压力。“对于当前推行的分级诊疗而言,其真正的‘第一环’甚至都不是社康中心,而是个人健康素养。”

    《北京大学学报》一项研究显示,提升个体的健康素养水平,对于门诊患者的就医体验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信息引导体验和人文关怀体验受健康素养影响最大。吴文达强调,医学科普常识应该成为个人健康素养的一部分,成为个人面对健康问题时的“定心丸”。

    医生的长效“处方”

    当下,人们面对健康问题时,一方面是对小病的过度警戒,另一方面是许多慢性病患者却普遍存在治疗及用药依从性不足的问题。

    “也就是说,你用药会严格遵医嘱吗?”吴文达说,常规的处方一般都会包含具体药物用量、频次、服用方式。但很多患者,尤其是慢性病患者,由于缺乏足够重视和认识,用药时会“大打折扣”。医疗界其实一直就有 “三个月魔咒”之说:再好的药,也没有多少患者用药时间能超过3个月。

    吴文达强调,患者的依从性差,带来的后果是对很多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等慢性病的效果不佳。“对于医生而言,除开出实体处方外,补上一剂科普处方十分必要。疾病成因、病情发展、用药知识,让患者对治疗有正确的理解,依从性更高。此外,营养、护理等生活事项的叮嘱,对于提升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也有很大的好处。”

    社会的坚实“防护网”

    医学知识的科普,除了个体价值、医生诊疗价值之外,更应该放在广泛的大众群体、公共卫生视野中,其价值也会有更深刻的体现。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世界各国为研制疫苗投入了巨大努力,但是很可惜,非科学、不理智反疫苗观念一直存在,错失了宝贵的疫苗接种的黄金时间。

    “在健康问题上,每个人都是命运共同体。公众科学认知的建立可以在应对重大健康问题时,形成坚实的‘防护网’,最终每个人都从中受益。”吴文达坦言,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是保障居民健康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通过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传递医学科普,不仅可以在人们的心中种下健康素养的种子,还能将健康管理落到实际行动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发展,当下的医学科普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报纸、电视、线下授课等传播手段,而是开始沿着“互联网+”时代的风口逐渐向线上迁移。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指出,互联网技术为公众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也能加强与医学专业人士交流的能力,促进医患形成一种新的人际关系”。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