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4日 星期五
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卫星
多彩世界
上图为组装好的CANSAT卫星。
下图为星务板。
(图片由作者提供)

    □ 景筱涵

    随着我国航天科技的蓬勃发展,人造卫星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通信、北斗导航、气象观测等都离不开卫星的帮助。

    人造卫星到底是什么?它们是怎么工作的?又是如何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传输的?在海南CANSAT卫星设计挑战赛中,56名高中生开始了他们对航天技术的探索。笔者有幸成为这56人中的一员,和我的组员轻轻叩开了航天的大门。

    CANSAT是模拟真实卫星任务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开发、测试、组装、发射、回收、操作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其名称的组成部分“CAN”和“SAT”分别代表了易拉罐和卫星的英语“satellite”的简写。所以CANSAT翻译过来就是“罐头卫星”,就像图中我手里拿的科技感满满但又有点可爱的小卫星。

    笔者所在的小组选择了两个问题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其一是海拔对湿度和温度的影响,其二是地震的预测。

    第一个课题是本小组的主要课题,需要采集海拔高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温度三个数据。由于我们的实验地点在海南文昌,其海拔高度较别的地区来说偏低,所以我们将飞行高度作为海拔高度来计算。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海拔”这一公共变量建立起同一地区;同一时间温度和湿度的关系,并根据数据画出其函数图像,可以近距离预测天气变化。

    地震预测的想法来源于2008年的汶川地震。有研究表明,在地震时,磁场会出现无规律的变化。我们想利用CANSAT在空中的位置,接收大范围的磁场强度,在遇到地震时可以更快地发现,以此减少人员伤亡。

    确定好了课题,就到了设计的部分。为了完成CANSAT卫星任务,我们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设计。CANSAT卫星主要由通讯分系统,电源分系统,载荷分系统,星务分系统这四个分系统组成。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星务分系统,系统的程序都在图中的星务板中。我们在电脑上编写好程序,通过USB传送到星务板,这样它就可以接收和传送数据了。

    最后,就是实验环节。针对第一个课题“海拔对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收回的数据显示,在海拔190.13米时,空气湿度达到94.60%,接近饱和。在数据收集完毕后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该地区出现了阵雨。阵雨是由积雨云导致的。在湿度较高的地区如本次实验所在地海南,积雨云的海拔高度大约在海拔200米到海拔500米的高度。相当于我们不仅得到了想要的数据,还提前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预测了阵雨的发生,这是此次实验的意外收获。第二个实验项目地震的结果显示,本次实验地点文昌并非地震带所在城市,因此发生地震的概率极小。通过CANSAT卫星传回的数据显示,卫星吊飞范围内的磁场稳定在49.00A/m。

    在一周的时间里,我们小组4人共同完成了卫星组装、程序编写、实验吊飞、论文答辩等集体活动,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作者系广州亚加达国际预科11年级学生)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