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
如何面对转基因农作物的种种质疑
——不得不说的转基因(下)

    □ 陈思进

    超越时空

    自从科学家发明转基因技术,以及转基因作物诞生以来,一直受到来自各界的质疑和批评,人们的种种忧虑在科学证据面前不攻自破。

    基因漂移说:种植20多年尚未发生

    人们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由于转基因作物的花粉或许会吹到非转基因的同类作物上,产生杂交,这种基因漂移可能引起无法预测的后果。

    比如,玉米中的抗除草剂基因如果传到附近的杂草里,除草剂便无法起作用。自转基因作物种植20多年间,这个问题一直被受关注,在种植转基因的地区,必须留出隔离带,使转基因作物和非转基因作物有一个缓冲地带。经过这些年的观察,目前尚未发生基因漂移事件,却有过花粉漂移的官司。

    1998年,加拿大农民施梅哲因侵犯种子的专利权,被孟山都起诉,理由是他没有购买孟山都的抗除草剂种子,却在他的地里发现了这种转入抗除草剂基因的作物。

    而施梅哲则辩称说,是风刮过来的除草种子污染了他的地,并不是他有意侵权。这个官司整整打了6年,不少“反转”机构都支持施梅哲,把他看作“反转”英雄。法院特别声明,此案只针对是否侵权,对生物技术本身不做评判。加拿大最高法院最后判定,施梅哲强调的偶然污染,在实际情况下不太可能发生,至于其他农场运送种子的车泄漏,或者因为刮风、以及昆虫传粉统统不成立,最后判定侵权成立。但是因为他没有为此获利,所以不要求他经济赔偿,结局皆大欢喜。

    伤害有益昆虫说:负面影响基本忽略不计

    人们担心转基因作物有可能伤害有益的昆虫。比如濒临灭绝的帝王蝶。转基因作物所转入的Bt杀虫蛋白,对毛虫等鳞翅目的昆虫有特异性,而蝴蝶恰巧也归属在这一类,因此一些珍贵的品种需要保护。不过,一般种植转基因的土地与这些珍贵的蝴蝶栖息地并不相邻,受影响的可能性很小。

    1999年,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John Losey发现,用沾了Bt转基因玉米花粉的叶片喂养帝王斑蝶幼虫,会令幼虫大量死亡。他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为了获得更多的证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和美国农业部组织了一批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开展了一项为期2年的研究。最后的结果发现,转基因玉米花粉中几乎不含Bt蛋白,野外的花粉浓度也很低,也很容易被冲走,实际上对帝王蝶的影响并不大。而且由于减少了杀虫剂的使用,附近地区的帝王蝶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综合来看,Bt转基因玉米对帝王斑蝶的负面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项研究后来发表了论文,John Losey是作者之一,他通过这一次的科学实验改变了自己的观点。

    破坏物种多样性说:不会影响到小物种

    人们担忧转基因作物有可能破坏物种多样性。因为转基因作物产量高,能够抗病虫害,且易于耕作,很快就会占据主导地位,而其他作物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最终可能都会退出商业种植。这样一来,全世界大片的土地仅种植几个有限物种,其他有个性的小物种便有可能被淘汰,也许永远从田地和我们的餐桌上消失。

    人们可能不知道,自21世纪以来,已经有97%的食物从我们的饭桌上消失了。不过社会总是有自己的调节方式。在美国的农夫市场和有机超市总能找到一些奇特的小物种,比如一种古老的、从未杂交过的番茄,多肉甜美,缺点是不容易储存,不耐运输。令人欣慰的是即使它价格昂贵,数量少,却总有人愿意通过购买行为来扶植这样的种植。

    事实上,许多我们不常见的蔬果,如圣女果、紫薯、黑花生、紫胡萝卜、紫菜花、紫甘蓝等,往往都不是转基因产品,很可能还是古老品种,甚至连杂交都没有,说不定是很纯的老品种呢!谁能想到,原始胡萝卜是紫色的呢?是荷兰人刻意把胡萝卜培育成橙色,我们吃橙色胡萝卜总共也就短短四五百年历史而已。

    转基因作物过敏说:上市前会做试验

    人们最为担心、也是目前传说最多的,是转基因作物有可能对人体带来危害。比如,担心吃了转基因农作物会过敏。这倒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转基因会带进新的蛋白,如果人体不适应,便会发生过敏现象。不过,转基因上市之前会经过过敏试验,以前做大豆时,就转过巴西果的基因,后来发现有过敏现象,便没有再继续下去。所以这种担心应该在实验室阶段便会解决。

    (作者系加拿大某国际财团风险管理资深顾问,科幻作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