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10日 星期五
学会与不确定性共存
——评《灰犀牛:个人、组织如何与风险共舞》

    □ 吴 晨

    经历了肆虐18个月的新冠疫情冲击,相信任何人都对“风险”,尤其是疫情带来的极端不确定的风险,有了深切的认知。疫情给了各行各业带来压力测试,也带来了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挑战了人们的想象力。

    二手车行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疫情最初的6个月,全球备受打击的莫过于与商旅和出行相关的行业,无论是航空公司、酒店还是租车公司都面临史无前例的压力测试,当业务下降到百分之一,现金流几乎归零的时候,很少有企业能有充分的预案。全球排名第一的租车公司赫兹很快宣告破产保护。因为租车公司是二手车行业最主要的供应商,租车公司的去库存和出行的暂停也大幅打压了二手车价。

    谁也没有想到,一年之后,二手车行业会率先复苏,而且在美国获得双位数的价格上涨,成为推高美国通胀的主要因素之一。原因恰恰在于,整车厂对私人驾车出行需求复苏预判失误,虚拟经济的繁荣——从火爆的电商到在线教育、在线娱乐、在线工作——极大地增加了对云计算等数字基础设施的需求,进而转化成对芯片的巨大需求,让整车厂因芯片的短缺而不得不限产、减产,而在疫情期间,更多的人选择私家车出行,这些都导致二手车市场的意外火爆。

    二手车市场的过山车式的表现凸显了用“危+机”的视角去评判风险的重要性,这也是米歇尔·渥克的新书《灰犀牛:个人、组织如何与风险共舞》中解读风险所选择的视角之一。这本新书在全球走出疫情的当下,全方位、多视角地去解读风险,可谓是一本无所不包的应对风险指南。

    渥克在新书中创造了一系列与风险相关的新概念,比如每个人的风险指纹以及组织和社会运作不可或缺的风险同理心。尤为重要的是,她在书中推动每个人去正确理解风险:风险是现代化成功的信号,而不是失败的结果,与其片面追求短期的确定性,不如做好准备去拥抱长期的不确定性,学会从不确定性中茁壮成长。

    在不确定性时代,人们会失去信心,缩小视野,变得只专注于“此时此地的我”,关注现在、当下、直接的问题,考虑的是当前状态的短期风险,希望事情尽可能具体和确定。问题是,人们越害怕风险,视野就变得越小,而他们所能感知和影响的世界就变得越小。换句话说,人们不可能仅仅在不断应对风险中获得真正的成长。面对不确定性,需要的是“风险能动性”,不仅关注马上、立刻的问题,还要能放眼长远,思考长期重要的问题。

    相反,在繁荣和自信的时代,人们的视野会变得开阔,思考问题时所考虑的也变成了“永远的、无处不在的我们”。我们抽象思考能力增强,社会情绪和信心越高,感受到的确定性就越明显。

    大多数人都不喜欢不确定性,都希望拥抱确定性。但要从不确定的环境中走出,重回繁荣而自信的时代,却需要我们用长期主义的视角去拥抱不确定性。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要适应高度不确定的新环境,必须找到繁荣和自信时代的心态,必须培养一种“风险素养”。学会从不确定性中茁壮成长,会让你更愿意去冒险,而冒险会让人更加适应不确定性。从公共的、全球的和长远的视角看待当下的处境和自身利益,也能让我们更好去应对当下和未来的风险。

    在一个“唯一恒定的是变化”的世界,最大的风险,其实是停滞不前。

    (作者系《经济学人·商论》总编辑)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