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10日 星期五
“太空出差三人组”给青少年出题
设计出你心中未来空间站
□ 科普时报记者 李 萍

    “如果向日葵种在空间站,会跟着太阳摇头吗?”“空间站里有蚊子吗?”“北京烤鸭在太空站能吃到吗?”9月6日,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中国科技馆联合主办的“奇迹天宫,荣耀见证——中国空间站科创体验基地首场活动”在中国科技馆成功举办,活动现场中小学生向专家提出各种精灵古怪的问题。

    在活动现场,由航天员王亚平领衔的基地科普导师团首批成员正式亮相。“太空出差三人组”在轨飞行的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从天宫发来视频寄语,在祝贺基地成立的同时,鼓励孩子们成长为新的航天力量。学生代表向航天员们赠送了自己创作的出舱行走科幻画,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代表航天员回赠寄语板并现场签名。

    “太空出差三人组”还给青少年们“出题”,发布了科学和科幻两个方向的首批实验孵化项目选题。

    刘伯明发布的选题是围绕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方向:利用空间站提供的长期微重力、有规律的磁场和昼夜的快速交变,以及特殊辐射等环境条件,对生命体的重力变化感应、空间辐射下的损伤等方面进行研究,促进对生命现象本质的理解和认识。例如,研究马铃薯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的形状与地球是否一致。

    汤洪波发布的选题偏科幻方向:2049年上太空可能就和坐飞机一样的便利。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如何设计未来的空间站呢?需要同学们以科学事实为依托,展开合理想象,并设计你心中未来的空间站。

    聂海胜则给青少年们送上了一道附加题:大家知道中国空间站的伙食非常好,但还没做到应有尽有,有些特产还不能上太空,请同学们将自己家乡特有的美食封装成符合航天标准的太空食物。

    中国空间站科创体验基地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中国科技馆合作策划建设,旨在融合中国载人航天独特的科普资源与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载人航天科普教育活动。

    活动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指挥王翔为全国青少年“同上一堂科学课”。王翔介绍了中国空间站的结构。“中国空间站是采取系统设计、分段发射、在轨组装的方式进行。”王翔介绍说,中国空间站的搭建像积木一样组装而成。中国空间站是大块头,非常重。即便选择了我国最大的火箭——长征5号B来发射,一次性也发射不完。怎么办?我国采取了分多步走的方式进行,把空间站分成3部分,发射上天后,再像积木一样对接、组装起来。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玉卓在寄语中表示,要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培养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呵护青少年的好奇心,希望广大青少年能够通过空间站科创体验基地,走近航天科技、激发探索兴趣。

    此次活动以中小学生开学季为契机,切实推动了青少年们通过与航天工作者、在轨航天员交流学习,激发了青少年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科学热情和由衷的民族自豪感。后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中国科技馆将继续深化合作,积极开展载人航天科普教育与科创活动。活动实况通过全国11家地方科技馆、362家农村中学科技馆以及102所馆校结合基地校同步播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