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3日 星期五
“鱼”的故事
□ 李 英
(图片出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汉字魔方》)

    鱼,甲骨文就是一条鱼的轮廓,有鱼头、鱼鳍和鱼尾,还有流线型的身体,可以减缓在水中的阻力。

    仔细看鱼的尾巴,像是个“火”字。小篆的“鱼”字,下面就是个“火”。我们都知道,“火”是可以变形为“灬”的,也就是“四点底”,所以隶书和繁体楷书的“鱼”,下面就是四点底。后来汉字简化的时候,把四点底简化成了一横,就成了现在的“鱼”字。

    对比一下“燕”的字形:燕子的尾巴也像“火”字,后来也变成了四点,只不过没有再简化。

    由“鱼”组成的字,一般分三种情形:第一种是鱼的部位,比如“鳍”“鳃”“鳞”“鳔”。第二种是鱼的种类,比如“鲤”“鲫”“鲢”“鲶”“鱿”。至于“鲸”字,其左边的“鱼”代表和鱼有关,尽管我们现在知道它是哺乳动物,不是鱼类,但在古人看来,它生活在水里,样子也像鱼;右边的“京”代表读音,也有高大的意思,强调鲸的体型非常大。第三种是和捕鱼、吃鱼有关,比如“渔”“鲜”。“渔”这个字的甲骨文有好几种,有的是水里有鱼;有的是用钓竿钓鱼;有的是手拿网捞鱼。金文字形像两手在水里摸鱼。因此,“渔”的本义就是捕鱼。“渔民”就是捕鱼的人;“渔网”就是捕鱼的网。

    在远古时期,鱼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之一。人们制作出鱼竿、鱼钩,学会了钓鱼和用网捕鱼。

    钓鱼本来是为了获得食物,但在文学作品中,往往传达出一种自由、闲散、隐逸的情怀。屈原碰到的渔父,见屈原不听劝说, “莞尔一笑,鼓枻而去”,流露出隐者的超然姿态。东汉时期,严光不慕富贵,归隐富春山,耕读垂钓,范仲淹赞其“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唐代诗人张志和写下《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白色的水鸟、粉红的桃花、肥美的鳜鱼,再加上斜风细雨,一切都鲜活而湿润。钓鱼人感到无比惬意,根本不舍得归去。

    可是,如果真以捕鱼为生的话,那就很艰辛了。古代渔民日日在风波里讨生活,早出晚归、风餐露宿,有时候还会遇到大风大浪,生死悬于一线。范仲淹在《江上渔者》中写道:“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就表达了对打鱼人的同情。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委员,文学博士,“三千字”品牌联合创始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