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02日 星期五
桃红柳绿话清明
□ 梁永刚
视觉中国供图

    清明,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唯一一个以节气命名的传统节日。

    关于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传至民间,纷纷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因清明节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故民间又称之为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鬼节。唐代诗人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正是清明节这一习俗的生动写照;因含有踏青、郊游的风俗,古人还把清明节叫做踏青节、三月节,《武林旧事》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浓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翻翻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

    时令的脚步跨过春分的门槛,万物享受春雨恩泽的机会便多了起来,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吹出了一个气清景明、桃红柳绿的清明世界。《岁时百问》中是这样描述清明的:“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汉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风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

    我国古代将清明三候分为“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思是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回到了地下的洞中,鹌鹑开始增多,然后是雨后的天空中可以见到彩虹了。清明到,气温升,雨水增,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也是庄稼生长的关键时候,自然万物显出勃勃生机,故而乡谚说“清明时节,麦长三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延迟”“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在古代,清明节前后还有寒食节和上巳节两个传统节日。上已节俗称三月三、重三、三月节、三日节、小清明,因该节日在汉代之前被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故而称之为“上巳节”。到了魏晋时期,上巳节的时间有所变动,被固定为农历三月初三。寒食节又叫冷节、禁烟节、百五节,与清明日期十分相近,原本一般是在清明前一日或前二日。到了清初,经过历法改革之后,清明与冬至两个节气之间的间隔变短,为了维持寒食节在清明前一两日的风俗,人们便开始将寒食节的日期固定为清明前一日。时至今日,寒食节和上巳节都湮灭在茫茫的岁月长河中,成为久远的历史记忆,只有在泛黄的古代典籍中,才能寻觅到只言片语的记载。幸运的是,历经数千年的风云变幻,清明节在世代传承中得以保存,至今依然不衰,成为包涵了寒食节和上巳节寓意与习俗的一大节日。

    清明春祭,重阳秋祭,春秋二祭,源远流长。在民间,清明节与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和寒衣节(农历十月一日)被列为三大悼亡节。在唐代以前,我国北方扫墓祭祖不是在清明节,而是寒食节和寒衣节。到了唐代,因寒食节和清明节日期相近,寒食节逐渐走向衰退,清明节扫墓成为主流。宋元时期,清明节的地位一路攀升,最终取代寒食节,并融合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祭扫,以及上巳节的踏青、郊游等习俗,成为习俗、文化“融合型”的重要传统节日,代代传承,历久弥新。

    除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等风俗外,清明节还广泛流传着折柳、插柳、戴柳的习俗。据考证,这一习俗古来有之。《岁时杂记》记载清明风俗:“家家折柳插门上,唯江淮间尤盛,无一家不插者。”《清嘉录》中说:“清明日,满街叫卖杨柳,人家买之插于门上,农人以插柳日晴雨占水旱,若雨,主水。”宋代宋伯仁在《清明插柳》一诗中描写了古时清明插柳的风俗:“清明是处插垂杨,院宇深深绿翠藏。心地不为尘俗累,不簪杨柳也何妨。”

    昔日乡间,清明节这天的早上,趁太阳还没有出来,家家户户都要出去折些柳枝插于门框之上。民间有很多风俗就是这样,普通寻常的一件物什,与生命、生活相关时就变得无比神秘和深邃了,比如清明的柳枝,端午的艾草。司空见惯的柳枝一旦换个位置,走上清明的门楣之上,信奉自然、神灵的农人立马恭敬起来,这柳枝不再是一株植物,物性消失,神性生成,而是一个驱邪避灾的神圣之物,正俯视着农人,庇佑着农人。据说柳树为“鬼怖木”,流传着“柳枝门头插,百鬼不入家”的说法。民间认为清明节的柳枝具有驱虫辟邪之效,这天除了将其插于门框,还折来一束握在手中当笤帚清扫土墙,一边扫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清明柳,扫墙头,蝎子蚰蜒上山走。”大人们折柳枝,孩童们也紧随其后跟着学。不过,小孩们折下柳枝纯粹是为了玩,或是拿在手里当鞭子甩,或是编成柳帽戴于发间,或者拧成柳笛乱吹一气。清明节这天,任凭孩子们戴着柳帽满大街疯跑,呜呜啦啦把柳笛吹得震天响,大人们也不嫌聒噪,更不会责怪,难得让孩子们乐呵乐呵,况且此时正值柳树旺长的时节,折下一些柳枝过不了几天就会长出新枝,对于枝繁叶茂的柳树来说伤害不大。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