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31日 星期五
“战疫”女将军
□ 王文华

    她29年与“毒”共舞,始终紧盯一切可能影响国家的生物安全隐患。下先手棋、打主动仗,是她作为科学家的追求,更是她作为一名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从阻击非典、抗击埃博拉,到现在新冠肺炎防治,在每一次紧要关头,陈薇总是第一时间冲在第一线。

    战疫一线的女将军

    陈薇,我国为数不多的女将军。她说过,疫情就是军情,疫区就是战场。面对新冠疫情,她闻令而动,驰援荆楚。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陈薇将军抵达武汉,从进入疫区的那一刻起,她就开启了“忙到起飞”的模式。快,是陈薇最大的特点,走路快、说话语速快、工作节奏快。

    陈薇团队进驻武汉2天后,她与同事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通过国家主管部门应急审批,获得了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实现了新冠病毒的快速检测,加快了确诊速度,这无疑是一项重要成果。

    防控疫情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隔离、早确诊、早治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薇团队仅用4天时间,就搭好了负压帐篷检测实验室。1月30日,投入使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最硬核的是她提出了许多指导抗疫正确见解,网友们大赞:“这才是一位院士该有的表述,专业而有远见!”

    陈薇曾说过,穿上这身军装,一切都是你该做的。她常鼓励团队官兵,在生物防控的战场上,我们是一线中的一线!这个“一线”意味着,要屡屡冒着生命危险,与各种足以致命的病原体短兵相接,在无形战场拼死搏杀。

    狙击非典顶梁柱

    2003年非典来袭,把陈薇推向了历史的舞台。当时,很多医护感染了非典,37岁的陈薇临危受命,迎难而上,奔向了抗疫一线。

    研制预防SARS病毒疫苗,为了和疫情抢时间,她带领团队昼夜攻关,为了和病毒赛跑,带领课题组冒着生命危险,与SARS 病毒零距离接触。进行SARS病毒体外细胞试验,构建新的动物实验模型,她和同事们在负压环境的试验室里,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长达100多天的隔离奋战,她没有一天回到家,跑遍全国83个定点医院,在高危人群中指导用药收集数据。

    她带领团队研发的“重组人干扰素ω喷雾剂”,在抗击非典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全国1.4万名医护使用后,成功率竟然达到了100%,再无一例被非典感染。她保护了1.4万名医护,保护了1.4万个家庭。一战封神,她是名副其实的狙击非典的顶梁柱!

    埃博拉病毒“终结者”

    埃博拉病毒传染性强,致死率在50%~90%,令全世界闻之色变。2006年,陈薇敏锐地捕捉到毒魔埃博拉,并争取到863计划“重组埃博拉疫苗项目”。

    谁也没想到陈薇成了埃博拉病毒的“吹哨人”。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暴发,世卫组织及欧美多国援非队伍,所研无果,束手无策,基本溃败,毫无办法。

    陈薇站了出来了,在非洲漫长的一年,开展临床试验,与埃博拉患者零距离接触,她用中国军人的血性和智慧,短短4个月时间,就研制出世界首个基因型埃博拉疫苗,为疫区的人们打开了生命的希望之门!

    2015年世卫组织宣布,埃博拉病毒的传播已经终止,那一刻,令全世界刮目相看,令许多中国人自豪。

    抗击新冠病毒的护国战神

    疫苗是终结病毒的科技武器,今年1月28日,美国宣称其科学家将在12周内研制出新冠病毒疫苗。

    陈薇将军淡淡说道:“我相信我们国家科研人员的速度不会亚于美国!”

    事实证明,陈薇将军说到做到,从进驻武汉以来,她带领团队争分夺秒开展研究,50多天的连续奋战,50多天的集智攻关,按照国际的规范,国内的法规,完成了疫苗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可大规模生产的前期准备工作。

    3月16日获批正式启动临床试验,重组新冠疫苗破土发芽,第一批疫苗探路者已经接受疫苗注射。他们不畏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注射第一针的人,就是疫苗研制者陈薇将军,令无数国人感动落泪。

    多年来,陈薇勇闯生物安全领域无人区,为国铸造生物防控坚盾,用科技的力量维护国家安全,守护人民健康,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战斗力,陈薇觉得这是对她最大的褒奖。

    (作者系成都市老科协理事,四川省宇航科技发展研究会科普专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