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31日 星期五
点缀芬芳情景融
□ 苏 青
北安稻田画 黑龙江省北安市委办公室提供

    在自家庭院里生长的玉米苞上,将金黄的、红紫的、橙色的玉米穗编织成不同的发型,再用园中的小野花点缀在发辫上,一个个鲜活、动人的美少女就在玉米地里“生长”出来了。

    这是早上起床我在朋友圈里看到小区邻居发的摄影美图。此时已是七月下旬,正值玉米收获季节,邻居把丰收的喜悦赋予新的创意,给充满田园气息的生活带来了艺术的灵光,令人惊喜不已。观图生情,我遂填《破阵子》词一首,以示褒赞,以展襟怀。“养眼田园春色,丰收在望憬憧。苞谷棵棵呈满粒,青帐婀娜款款风。欢愉葱郁浓。//慈爱多生慧眼,巧思创意新萌。金穗编织鲜少女,点缀芬芳情景融。院庭万绿红。”

    玉米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现已在中国、美国、巴西及其他许多国家广为种植,成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玉米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因而非常便于种植。

    我小时候也在家中菜园里种过玉米,南方很少大面积种植玉米,能亲历玉米从发芽、长叶、拔节、开花到灌浆、结苞、抽穗、爆粒,由一粒小小的种子长成两米多高挂着四五个苞米的青杆全过程,喜悦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在那个缺衣少吃的年代,玉米成为孩子们的最爱,还没等它长成熟,上部的嫩茎就会被掰下来,像甘蔗一样被啃食;等到再长高一点,玉米底部裸露的根须也会被一根根偷吃掉。那种腻人的清甜、诱人的味道,至今难忘。

    玉米全身是宝,玉米粒是北方许多地区的主粮,也可压榨做食用油,秸秆和玉米棒还可做饲料。有人说,一根玉米穗对应一颗玉米粒;也就是说,一个苞米棒子上有多少根玉米穗,就会有多少颗玉米粒。玉米穗含有粗纤维、粗蛋白、多糖和粗脂肪等营养物资,具有养生保健作用,故民间有“一根玉米须,堪称二两金”之说。用新鲜的玉米穗煎煮出的水,味道甘甜,清冽爽滑,有泄热通淋、平肝利胆之功效,夏季常被当作凉茶饮用。

    据媒体报道,一些地区的农民艺术家能用玉米秸秆制作工艺画,用玉米皮编织手工艺品。以前,每逢玉米丰收,北方农民大都把堆积如山、无处安放的玉米皮和玉米秸秆一烧了事;如今,许多地方开始聘请专业手工艺技师,给当地妇女进行玉米皮编织、秸秆画制作和手工玉米串珠加工培训。这一举措既解决了秸秆焚烧污染环境问题,还带动了当地就业增收,为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

    把生活过出艺术的味道,这是中国农民的智慧。2018年7月24日,我曾赴黑龙江省北安市调研,有幸知晓了当地农民的稻田艺术创作才华。时任市长冯云是一位人文情怀浓郁、文学功底深厚的地方官员,他告诉我,当地的稻田画已成为乡村文化的一大特色。他还专门给我看了一张稻田画摄影美图:农民用三种彩色水稻为“颜料”,以辽阔的稻田为画布,绘出了人们庆祝丰收的喜悦图画。画中的花鼓女婀娜多姿,大头郎憨态可掬。原来,这是北安市主星乡朝鲜族民众为庆祝“初伏节”专门在稻田里绘制的巨幅图画。冯市长还专门赋诗助兴:“骤雨初歇暮云长,柳枝拂面晚风凉。婀娜一现花鼓女,精怪如昔大头郎。高天变幻涂异彩,大地依然理新装。今夕忘却红尘意,欲枕蛙鸣醉稻香。”

    主星乡是中国最北端的朝鲜族自治乡,地处通肯河畔,是北安市的水稻主产区。“初伏节”是朝鲜族的一种民俗仪式,每年入伏的第一天,当地朝鲜族民众都要制作打糕等传统美食,穿上民族盛装,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祈愿幸福。自2016年始,主星乡每年都举办“初伏节”活动,参加活动的群众除表演朝鲜族歌舞、品尝朝鲜族美食、展示民俗商品和民俗文化外,还开展摔跤、跳绳、拔河、荡秋千等独具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一派祥和欢乐景象。

    据冯市长介绍,该市东胜乡也有绘制稻田画的传统。近年来,东胜乡以万亩蟹稻基地为基础,统筹乡村文化、田园社区、自然生态、循环农业协调发展,构筑起了科技、生产、休闲体验与健康养生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项目,已建成的现代农业水稻生产示范基地有万亩蟹稻田。稻黄蟹肥时节,但见:金稻波涌易染灿烂秋色,画卷舒展难绘幸福生活;东方白鹳飞传丰收喜讯,塞北民众竞歌全面小康。

    如今,北安市主星乡的“初伏节”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冯云市长也于2019年8月荣升北安市委书记。2020年7月16日是入伏的第一天,按惯例,北安市应举办第五届“初伏节”庆祝活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知今年有没有举办?如何举办?甚为挂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