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5日 星期五
伏尔泰,原来也是牛顿思想的传播者
□ 张文虎

    1778年2月,84岁的伏尔泰从瑞法边境的菲尔奈小镇回到阔别29年的巴黎,他不但受到了人民的欢迎,也获得了艺术家们的敬意。法国最著名肖像雕塑家乌东很快拜访了这位德高望重的智者。

    乌东计划制作一座大型伏尔泰坐像。鉴于乌东的创作热情和成就,伏尔泰同意为乌东做模特儿。他从伏尔泰本人的脸部翻了一个“活人脸部模印”,以求精准获得伏尔泰脸部素材。乌东废寝忘食日夜兼程开始工作,积累了大量素材,为最后的作品做了准备。

    人算不如天算,1778年5月,受过几次中风打击的伏尔泰未能避过命运的劫数,再也没能回到小镇。这位“精神王子”的灵柩后来被巴黎人民永久地摆放在先贤祠中,并亲切地称呼他是“精神王子”。

    完成后的《伏尔泰坐像》有两件,一件在法国,一件在俄罗斯的冬宫。坐像中的伏尔泰身穿宽敞长袍,身躯前倾,面带嘲讽微笑的形象。长袍遮盖了年逾八旬的伏尔泰的孱弱身躯,其流畅而稳重的造型,体现了伏尔泰庄严高尚的气质。他晶亮的眼神充满这锐气逼人的智慧和魄力。乌东的这一雕塑被誉为雕塑史上最杰出的肖像雕刻。

    伏尔泰的本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ran ois-Marie Arouet),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史学家。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导师,一生为思想和言论自由而战,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欧洲的良心”。代表作《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

    伏尔泰一生创作了很多短文、戏剧,大量哲理小说和历史著作。纵其一生,他视教会为邪恶势力,称教主是禽兽;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自由的;他要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不为大家知晓的一面是,伏尔泰也是一位科普作家,牛顿力学在欧洲大陆的流传,他功不可没。许多关于牛顿的故事都是伏尔泰收集的,像苹果从树上掉下的事情,是他在伦敦参加牛顿葬礼时从牛顿的侄女那得知,并在他的论诗学文章中告诉读者的。

    1734年,由于伏尔泰发表了《论英国人书简》,抨击了专制政体,惹怒了法国当局,他逃至夏特莱侯爵西雷庄园,开始了十多年的隐居生活。在夏特莱夫人的支持下,伏尔泰写下了《牛顿哲学原理》等著作。

    埃米莉·夏特莱生于法国巴黎宫廷官僚家庭,少年时代经常参加父亲举办思想与科学沙龙。青年时师从法国科学院院士贝尔纳多学习数学和天文学,因此,埃米莉是一个极富科学素养的女性。

    伏尔泰和埃米莉在西雷庄园的城堡两端各占一套房间,在两人套房的中间,有一个大房间被他们改作物理和化学实验室。他们购置了望远镜、显微镜、温度计、天平、罗盘、棱镜、坩埚、唧筒和量具等实验设备。

    这对文理结合的情侣在西雷庄园的科学活动由此展开。法国科学院1738年悬赏征求关于“火的性质”的论文,为了完成论文,伏尔泰假定了热由微小质量的粒子组成,并为此夜以继日进行了实验。在埃米莉的指导和帮助下,伏尔泰加热了大量不同金属,测定它们在加热前后的重量,确定是否存在额外增加的热粒子质量。埃米莉认为热没有重量,否定了伏尔泰的观点。为此她还发表了一篇重要的科学论文。

    就是这位埃米莉,用法文翻译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用拉丁文写成的这部科学巨著当时在平民中间没有什么影响力。法文翻译本中还包含了读者指南和由其他科学家改写的牛顿潮汐引力理论。埃米莉还对一些微积分原理进行了改进。她使用莱布尼茨发明的微积分符号,重写了其中一些几何证明。也就是说,她试图整合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工作。

    1738年,伏尔泰《牛顿哲学原理》出版,书的扉画描写了伏尔泰在牛顿和埃米莉的指引下完成了创作工作。伏尔泰生前就是一个为普罗大众创作的“网红”作家,这本著作使得牛顿的光学与经典力学终于被广大民众所认识与接受。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