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2日 星期五
从气象学看24节气命名“矛盾百出”
□ 林之光

    气象万千

    24节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其伟大功绩,我认为主要是为古代农民提供了一年中24个阳历节点(日期)。因为农事活动只和阳历有关,而我国农事节奏又因气温变化快而加速。因此,农民通过24节气掌握了农时,就可以在大部分年份获得较好收成。而且,我还认为,古人只有在初步解决温饱问题以后,才可能有“四大发明”等创造,以进一步加速世界文明的进程。因此,我很早就提出“24节气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和做出“24节气必将入世界非遗”的预测。

    但是,24节气毕竟是在两千多年前形成的,难免会有许多局限。限于篇幅,本文仅谈关于24节气命名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当然主要是从气象学角度来分析,而24节气名中大都与春夏秋冬四季有关,因此第一件事必须首先确定四季标准。

    我国气象部门习惯以连续5日日平均气温10℃和22℃为指标来划分四季,5日平均气温10℃以下为冬季,22℃以上为夏季,10-22℃之间分别为春季和秋季。这个标准大体符合我国实际。

    第二件事情是,我们用哪个具体地点作为24节气的源地,以评说24节气呢?因为24节气的源地黄河中下游地区范围太大了。2003年,我应邀为国家邮政局撰写《24节气特资邮政明信片》文字说明,2014~2019年又为国家邮政局撰写《24节气首日封》文字说明。这两件事都用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中部24节气主要形成时期的4个古都,即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站的平均值,例如,立春和雨水的节气,该四站节气(15天)平均气温分别为1.4℃和4.0℃。本文也用这4站平均值表示黄河中下游地区。

    两分两至和四立:“两至”不是冬夏至,“四立”大都不是真四立

    这8个节气是24节气的纲,也是24节气中最早确定的节气。其实,冬至和夏至都是天文而非气象节气,即“冬至”非气象冬季至,“夏至”也非气象夏季至。它们实际上分别是日晷(或杆子)影长在一年中的最长和最短之至。因为古人不知道哪一天进入气象冬季和夏季。但这两至日期,确实是分别位于气象冬季和夏季之中。

    春分和秋分则分别是冬至日和夏至日之间中点的那两天。但既然冬至不是冬季至,夏至也不是夏季至,因此春分也不是“平分春色”,秋分也不是“平分秋色”的日子。但是对全国大部分地区而言,这两个日子倒确实分别在气象春季和秋季之中。

    立春节气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1.4℃,刚过0℃,离10℃尚遥,所以仍是严冬,谈不上春暖;立夏节气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19.7℃,可真和夏季标准22℃有点“擦肩而过”了,当然还是“过了”;立秋节气刚过大暑,平均气温26.0℃,只比大暑低1.4℃,比夏季22℃标准还高出不少,所以人常说“立秋秋老虎”。“四立”中只有立冬(节气平均气温7.4℃)确实尚在气象冬季范围之中。

    24节气的这“四时八节”乃是天文学而非气象学架构,是天文学天球坐标太阳轨道上8个角度相等的节点,即8个节气的长度是一样的。“天上”季节可以如此人为安排,但“人间”四季则不能,因为气象学中的四季可是不等长的:冬夏特长而春秋特短。用“天上”的标准划“人间”的春秋,节气名不符实那是必然的。

    冬季和夏季:小大 “寒”“暑”“雪”几乎都倒了

    先说冬季,除了立冬和冬至,冬季中还有大雪、小雪、大寒和小寒四个节气。

    小雪和大雪的节气名,主要是小雪节气的大雪反比大雪节气的大雪大,原因是小雪节气在前,四个古都平均气温(3.6℃)比大雪(1.3℃)高。气温高则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才可能降大雪,所以4个古都平均,例如,大雪节气的总降水量甚至还不到小雪节气一半;华北北部地区因降温更早,甚至立冬、霜降节气的大雪都可以比小雪节气大。

    小寒和大寒节气也有类似问题,例如,小寒节气中四个古都平均气温零下1.0℃,比大寒节气零下0.3℃反低0.7℃。北京等周围站点也有类似情况,其原因主要是全年最冷时段是“冷在三九”,而“三九”正在小寒节气之中。大寒节气前半段虽同样非常寒冷,但后部已进入2月,太阳热量较快增加,气温开始上升,因此节气平均气温便低不过小寒节气了。当然就全国而言,有些地区和有些地区中的有些年份也有大寒最寒的,但那都是少数,例如,黑龙江北部有的地区甚至还有“冷在冬至(节气)”的。

    再说夏季6个节气,除了立夏和夏至外,还有小满、芒种、小暑和大暑4个节气。小满和芒种乃农事节气名,此处不论。小暑和大暑节气平均气温分别是27.1℃和27.4℃,小暑确实比大暑低0.3℃。但是这点差异,没有气象观测的古人根本感觉不出来。而且这个差异还会随所选站点不同和资料年代的不同而有变化,例如,北京(1981~2010)小暑和大暑的气温就基本相同,都是26.7℃。即使两者确有差异,应该也是够不上“大”“小”之别这样的程度。      (上)

    (作者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