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17日 星期五
“自产食蔬”的可能性、现实性与战略性

    (上接第1版)

    4月4日,在国务院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专门就粮食供给和保障问题召开的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提供了四组数据说明,我国粮食是产量丰、库存足、价格稳、流通畅,中国不会出现缺粮问题。

    尽管,我国目前的粮食供给状况不是“临渴掘井”,但是“居安思危”永远是领导者、决策者、管理者们“治国理政”的基本素养。

    当今,我们常常因为城市化与工业化而忽视“可利用土地农业”(即房前屋后的种植)的发展,不仅对土地是浪费,而且危机来临还会很快成为人心不稳、引发社会骚乱的重要导火索。

    从战略性的角度来说,“自产食蔬”,可以确保当危机来临之时食物供应和价格的可承受性,可以维护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自产食蔬”应当成为国家“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与布局一种能够在长期“不稳定”“不确定”为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建构有弹性与韧性的“食物自给”模式,对个体、家庭、国家都是有益的和必要的。

    “自产食蔬”在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中似乎早已隐退于人的生活。但,有远见的政府还是鼓励人们“造就更多的自家菜园”。“一战”期间,美国总统威尔逊要求人们开辟“胜利菜园”,以防食物短缺。这种努力在“二战期间得到了延续”,甚至在当代白宫前面的草坪上出现了菜园种植的生活。

    “自产食蔬”的历史传统,在近十余年的国际合作调查数据中显示:“自产食蔬”这种生活方式从来没有离开人们的生活,只不过,如今它的耕植形式与地域方位发生了变化。据我的合作伙伴英国和捷克学者的调查显示,在捷克、匈牙利、波兰、克罗地亚等国家中约有60%的城乡住户都开辟了“自产食蔬”园地,其中“防不备之需”仍是许多家庭的动机选择。在欧美国家“自产食蔬”,被涵盖在城市农业中;在中国“房前屋后种植菜园或果园”(有的利用阳台、居室“无土栽培”)的传统依然流行,现在被涵盖在休闲农业中。

    一般情况下,“自产食蔬”不仅具有“自给自足”的角色与使命担当,而且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美化生活,对闲暇时间利用,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在“病毒大流行”的特殊时期,其意义更是非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的走向并不明朗,据科学家们的研判,新型冠状病毒将作为一种常态而存在,并且将全面颠覆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

    法国当代社会学家埃德加·莫兰说:在“二战”德国占领时期,我们尚且拥有多样化的法国农业,使人民在德国掠夺下不至于陷入饥荒。“食物自主”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必须让它回归原位。这段话对现实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此次疫情对经济系统的破坏力巨大,因此,需要思考“自产食蔬”在当代社会存在的合理性、现实性,以及它的战略性,并且理当受到政府与家庭的高度重视。尽管现在我们的粮食储备充裕,但大自然本身的“不可控”“不确定”“不稳定”的特点,仍不能让我们掉以轻心。正可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农耕文明留给我们认知自然的法则是,“人是靠天吃饭的”,自然兴,则人类兴!“科技万能”“人定胜天”的思维定式已不断地招致大自然的报复。正如恩格斯当年所警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自身和自然界是一致的,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和自然、灵魂和肉体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愈来愈成为不可能的东西了”。

    大自然也告诫人类:“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如果我繁盛,你们也将繁盛;如果我衰败,你们也会衰败,甚至更糟。你们的行为决定你们的命运。”这样的客观规律教导人类: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必须学会“谦卑”“恭敬”与“仁慈”。如果尚存“自鸣得意”的小确幸,那么,“粮食危机”的日子定将不期而至!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研究中心特聘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执行副主任,“自产食疏”国际合作项目中方主持人。曾任《自然辩证法研究》编辑部主任、编审,当选美国休闲科学院2006年院士,国际社会休闲社会学委员会执委。著有《于光远马惠娣十年对话:关于休闲研究的十个基本问题》《自由与审美:休闲的两只翅膀》等;组织翻译“西方休闲研究译丛”和“中国学者休闲研究丛书”等)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