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3日 星期五
传统文化瑰宝 亦能通往科学
□ 陈 征
图1:“潭清疑水浅”的原理——光的折射。(图片来自网络)
图2: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号”空间探测器在太阳系边缘拍摄的地球——“暗淡蓝点”。(图片来自网络)
《当诗词遇见科学》,陈征著,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

    或许是多年文理分科教育的原因,包括笔者自己在内的大多数人,内心似乎都早已筑起一道高高的墙,把世界分成了“文”和“理”两半。我们各自在“文”、“理”阵营之间选边,然后和对方的阵营老死不相往来。在这种思维惯性下,很多人认为近年来大力弘扬的“传统文化”似乎和“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没有多大关系,这种观点其实是一种误解。

    世界本身分“文”“理”么?当然不是!

    我们之所以把认识世界的学问分为“文”“理”,甚至还会在“文”“理”之下再细分成一个个诸如文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或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等学科,进一步还可能有各种具体的方向,其内在的原因是无论世界或我们自己,都是如此纷繁复杂,而人类的认知能力又如此有限,只好分工协作。分工的终极目的是通过最终的协作来获得一个完整的世界图景,完整地了解世界和我们自己,而不是把世界“撕碎”,然后各自抱着自己熟悉的那一小块碎片生活。

    当我们理解到这一点,就会意识到“文”和“理”本来并不分家,许多“藩篱”其实只是我们人为构建起来的,事实上它们并不真的存在,或者至少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不可逾越。比如“科学”和“文学”,对很多人来说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然而事实上,它们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李政道先生曾言:“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借用这句话,“文学和科学其实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那这枚硬币是什么呢?大自然!

    面对同一个大自然,当我们对它进行感性的体验,从审美的视角观察和描绘,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自然、托物言志,便形成了文学;而当我们对大自然产生好奇,在观察之后进行理性的探究,这就形成了科学。科学和文学的共同前提,都是对自然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因此艺术家、文学家、诗人等我们所谓的“文人”,事实上和科学家有着非常突出的共同点——对世界敏锐的观察力。

    不久前,北京市教科院组织了一次小学语文课和科学课的联合教研活动,其中就能明显看出这一点。语文课上老师讲授古诗《竹石》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启发孩子们寻找竹子的特点,而后才是如何将人们赋予的内涵,寄托于竹子的这些特点来“托物言志”;而科学课上,老师在以竹子为例讲授科学探究时,同样要先找到竹子的特点,而后带领学生们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观察讨论等方式探究竹子为何有这样的特点。语文课和科学课的前半节课的基本思路和方式如出一辙,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二者虽然“横看成岭侧成峰”,但终究只是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个自然。

    科学和文学是相连通的,是能够相互由此及彼的。当你在读到一首古诗,比如“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从文学出发,在脑海中描绘出诗中的场景,体会诗人的感情之后,你可以试着让画面在脑海中定格,切换到理性思维的频道。问个为什么?,为什么是“潭清疑水浅”,而不是“潭清疑水深”?(如图1)对它做些探究和思考,这便走进了科学。

    而当你面对一个科学成果,了解了它的来龙去脉之后,也不妨切换到感性的频道,有个审美的体验,试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就像这张“旅行者1号”空间探测器在太阳系边缘拍摄的地球自拍“暗淡蓝点”(图2),当你知道太阳、地球、行星等等科学内容之后,也不妨感性体验一番,由科学走进文学。

    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就曾深情地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再看看这个点吧!它就在那里。那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一切。在它上面,有你爱的、认识的和听说过的每一个人。历史上的每一个人,都在它上面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而笔者看到这张照片时,想起的则是明朝杨慎的《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传统文化”和“科学素质”绝非格格不入!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这其中有非常多的对世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而这些观察和体验,是走进科学极佳的门径。

    抱着“碎片”的生活是残缺的,只有同时拥有对世界进行感性体验和理性探究能力的人,才有可能看到完整的世界,才有可能真正获得一个精彩的人生。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光学博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社会责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委员会理事。入选为2019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典赞·科普中国”2019十大科学传播人物)

    循着本文的思路,笔者给自己的女儿和所有小学生写了一套《当诗词遇见科学》,尝试从传统文化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古诗词入手,使孩子由“读、背、诵”古诗词进而观察自然,再进而走进科学。本书在全国的小学语文教师和科学老师中产生了一定的共鸣,说明这条路应是可行之路。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