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27日 星期五
在全球变暖加剧、不可降解垃圾重创生态系统的现状之下,多国实施严格的“禁塑令”,采取垃圾分类措施,积极寻找环保新材料。而竹则以其浑然天成、可降解、无污染的特质,广受人们青睐。
可造之材竹子 “救一救地球”
□ 科普时报记者 胡利娟

    9月19日,在北京世园会国际竹藤组织展园内举办的“可造之才”专题论坛上,与会嘉宾们一致认为,竹材作为一种低碳环保、赋能未来的“可造之材”,在新材料研发、新设计应用、新产业发展方面,在帮助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全球挑战,传承文化、实现诗意栖居中,具有独特价值和巨大潜力。

    作为北京世园会国际竹藤组织园的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活动由国际竹藤组织与清庭设计中心联合主办,旨在倡导通过竹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发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选择在“919”举办,其寓意“救一救地球”。

    当下,以竹为主材的复合材料,代表着绿色发展的新未来,日益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而建筑用材低碳环保则是国际竹藤组织园的突出特点,举办活动丰富多彩也是国际竹藤组织园的最大看点。国际竹藤组织园“竹之眼”展馆以创新科技构筑圆竹拱结构,采用5000多根毛竹搭建而成,充分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绿色发展理念。自开园以来,国际竹藤组织园举办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公共活动,成为北京世园会的打卡圣地。

    活动现场,2019年北京国际设计周延庆分会场活动也同期举办。著名中阮演奏家冯满天演奏了他创作的新曲《颂竹》;石大宇再显“开物”之智,推出运用竹新材料的原创作品《椅若即》《椅若墨》。

    北京国际设计周始于2009年,是北京首都的每年一度的国际性文化活动,由中国文化部和北京市政府长期联合举办,覆盖京津冀地区。北京世园会国际竹藤组织园是本年度国际设计周唯一获批的延庆分会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