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19日 星期五
《流浪地球》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上)

    □ 周 群

    本专栏已经连续四期以《“小破球”,何以能?》为总题目,探讨中小学一线教学中以《流浪地球》为载体开展科普科幻教育的定位与策略、路径与方法。这一教学过程有相当长的周期,相对独立于常规的语文教学,属于科幻科普教育的专题教学,甚至可以视为短课程。本专栏今起将分三期“串讲”的详细过程,以期为更多的老师开展科幻教育提供帮助。

    《流浪地球》专题教学有充分的预设,但更注重生成。因此,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详细过程介绍将按照实际推进的时间线展开。

    一、 起始阶段

    寒假来临,教师通过微信群,不断将《流浪地球》电影的相关信息推送给学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年初一电影上映后,教师发动学生撰写观后感,进一步阅读小说原著,并在微信群内分享。教师由此了解学情,为下一阶段的推进做了铺垫。

    二、 重温与唤醒阶段

    寒假结束,学生们重返校园。为了激活学生参与《流浪地球》小说与电影研讨的热情,教师必须有新的“投入”。我“投放”的材料以《流浪地球》系列预告片为主。重温这些炫酷的视频,唤醒了学生对电影情节的记忆和情感;同时,带着他们从幕前走到幕后。他们对小说作者刘慈欣和导演郭帆创作的艰难历程,以及有多少人为此付出心血有了充分的了解;他们听到学者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的评价,更是有一种见证中国科幻电影巨片诞生的自豪感。这个“重温与唤醒”的过程虽然只用了一课时,但作用重大。

    在这个环节收束时,教师发布“征集令”:“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流浪地球》小说与电影的班级研讨会,讨论哪些问题会比较有意思以及有意义?请写下你的建议。” 那是不是学生提出了相关建议就能顺理成章地展开讨论了呢?没有那么简单。

    三、 抓住契机,增加学法指导环节

    “征集令”发布当晚,学生们的建议通过微信群提交上来。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在作品里毫不费力就能找到答案。这意味着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值得讨论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他们对作品的理解还处于表面化,需要引导他们从知道“是什么”的低阶思维阶段,走向探究“为什么”与“怎么样”的高阶思维阶段。

    我抓住这一教育契机,调整原有设计,增加了两课时的学法指导,在课堂上带着学生分析他们设计的问题,共同辨析哪些问题能展开探讨,教他们怎样才能主动发现问题,并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高阶思维。(参见2019年3月22日本专栏内容)在我看来,这种教育契机一不留神就稍纵即逝,必须及时抓住,顺势而为,借势而进,乘势而上。现阶段看起来费时费事又费力,实则能大大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甚至带动整个语文教学向纵深发展。

    四、 聚焦科幻,教阅读方法

    学生们的问题五花八门,而课堂讨论必须话题聚焦。跟散文、小说、诗歌的阅读教学一样,科幻阅读同样应有文体意识。必须强化一点,科幻作品因其有特殊性,并不合适只套用小说教学的要求,只讲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因此,我抛出了这样一个话题:“什么是打开科幻作品的正确姿势?”至于学生们如何才能自己提出真正有意义的问题,不必过于担心,要给他们时间思考,且“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在这一阶段,教师补充了刘慈欣的《寻找家园之旅——写于<流浪地球>收入<科幻世界30周年特别纪念增刊>之际》《无奈的和美丽的错误——科幻硬伤概论》,以及Kaminobaka撰写的《<流浪地球>火了,我们到底该如何对待科幻中的“科学设定”?》等文本资料(参见2019年4月5日本专栏内容),为学生们阅读更多的科幻作品打下基础。

    (作者系北京景山学校初中语文正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景山版”初中语文教材副主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少年科普与科幻教育推广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