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19日 星期五
为了算对复活节日期 竟然诞生了现代公历

    (上接第一版)

    罗马帝国本来用的阳历麻烦还没有解决,皈依基督教的君士坦丁一世皇帝又引入了阴历的因素,让复活节日期变成了各地教会发生争执,甚至闹分裂的一个原因。

    拖延症犯了……一千年

    公元476年,日耳曼蛮族灭亡以“永恒之城”罗马为首都的西罗马帝国。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罗马天主教虽然成功地跟北方蛮族联手建立了统治,欧洲进入中世纪,但是罗马帝国的荣光已一去不复返。其中的标志之一大概就是……复活节日期问题拖延了一千年都没解决。

    实际上,基督教会在二世纪开始,就出现两个纪念耶稣复活的日期:东方教会遵循耶稣门徒的传统在犹太人的逾越节,即是犹太历正月十四日。以罗马教会为代表的西方教会,就在逾越节后的星期日纪念耶稣的复活。

    在325年第一次尼西亚会议,基督教决定不按犹太历法,而按春分和满月,自行计算出复活节日期。但基督教世界马上面临了历法制定上的困难,由于儒略历本身已跟天文现象不甚相符,月相计算又困难重重,所以各地教会为了制定计算复活节日期的方法,进行了多种尝试,甚至规定出一个“天主教的月亮”从而不依赖天文观察来制定“合理的”复活节日期。由于复活节是如此重要而计算又如此复杂,以至于在拉丁文里专门有个词computus指“复活节日期的计算”,这个词后来成为英语里的计算computation,也是计算机computer的词源。

    古希腊天文学拯救了复活节

    文艺复兴是欧洲对希腊文化的学习,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比如科学革命首先发生在天文学领域。而对于古希腊天文学的继承与发展如此“给力”的幕后原因则是天主教对于统一复活节日期的追求。

    复活节日期不统一在各地教会之间造成了无数的纷争。因此,在中世纪,尤其是文艺复兴前后,历代教皇对于复活节问题召开了多次会议,花了大力气鼓励天文学研究,进行历法改革,哥白尼也曾经接到过这样的研讨会邀请。

    持续数百年的努力,终于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回报。最终完成复活节日期统一工作的要归功于两个人:意大利的医生兼天文学家路易吉·利利奥、德国数学家兼耶稣会修道士克里斯托夫·克拉维乌斯。

    利利奥被称为是新历法的“第一作者”,他关于历法改革的建议文章由他弟弟提交给了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1575年送达历法改革委员会。利利奥非常杰出的贡献是,提出了一个月相周期“岁首月龄”(Epacts),可非常方便地计算新月出现的时间。

    由于利利奥在1576年就去世,最终完成历法改革的是克拉维乌斯。他出生于巴伐利亚的班贝拉,在数学、天文学领域成就非凡。克拉维乌斯通过日晷观测,向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证明,1582年当年的春分已经从3月21日变成了3月10日。为了把春分日调回3月21日,也就是消除儒略历在过去一千多年里累积多出来的10天,他把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之后删除10天(星期序列仍旧持续),即10月4日之后是10月15日星期五。

    克拉维乌斯还提出新历法的置闰规则。在儒略历中,每4年设置一个闰年,这样每400年就多了3天。他提出了消除这3天的方法,每逢世纪年,年份需要被400整除才是闰年,在2月份加入29日,否则就不需要。这样一来,实际上接下来的1600年仍是闰年,第一个被消除闰年是1700年。

    这部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的新历法,被称为格里高利历,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

    一个复活节,半部历法史

    格里高利历重新使历法日期和天文现象保持了同步,使复活节这个极具象征意义的重要节日回到了公元325年关于“春分”“满月”和“星期日”的规定上,从而解决computus计算问题。当然,随着天文学进展,后来又提出更便捷的计算方法,现在西欧国家使用的是德国数学家高斯的方法。

    随着欧洲兴起,基督教传遍了全世界,格里高利历也就变成“公历”,公认接受的历法。

    从天文历法的角度来看,其实复活节日期计算面临的问题,是要把握太阳、月亮的运行规律,这也是任何一部历法要想做到准确无误必须解决的问题。虽然基督教与希腊文化相伴而生,在复活节问题凸显时,古希腊天文学家们早已准备好了计算方法(以托勒密《天文学大成》为代表),由于当时宗教与科学的隔阂而错失了机会。一直拖延到了一千多年之后,拉丁欧洲重新发现了古希腊科学,进行学习和发展,才真正解决复活节日期计算的问题。

    看来,复活节这个基督教节日,实际上早已通过各种形式,悄悄地影响了我们。

    (作者系天体物理学博士、科学松鼠会创始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