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18日 星期五
生物变化石要经过哪几步
□ 苗德岁

    化石是大自然的产物,是生活在至少一万年前的史前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那么,化石一般是怎样形成的呢?

    远古动物死后,其肌肉与内脏等软组织很快会被食腐肉的动物吃掉或自行腐烂,只有牙齿和骨骼等坚硬部分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倘若牙齿和骨骼遭雨水冲刷流至附近的水体中,被泥沙掩埋保存下来,成为化石的概率就会变大。水中的矿物质会逐渐渗入并沉淀在牙齿与骨骼中的有机质腐烂后留下的空间里。由于这些矿物质替代其中的有机质的速度极为缓慢,因此牙齿和骨骼原本的形态通常能得到完好无损的保存,只是原有的有机质变成了矿物质,即“石头”。这一过程也被称作“石化过程”。植物化石的形成也大同小异。

    根据形成化石条件的不同, 保存在岩层中的化石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

    实体化石,指生物遗体的全部或一部分保存成了化石,当然绝大多数只保存了贝壳、牙齿、骨骼等硬体部分。

    模铸化石,指生物体在岩层中留下了印痕,其他所遗留的印痕空腔中沉积了填充物,虽不是生物遗体本身被矿物质所取代,却保存了生物原来的形态。

    遗迹化石,是古代生物在生活活动中留下的痕迹被保存下来,成为化石,比如恐龙足迹化石,以及虫管化石等遗迹化石,能够帮助古生物学家们了解动物生前的一些行为。

    遗迹化石还包括胃石、蛋化石以及粪便化石等。有些蛋化石,如恐龙蛋、翼龙蛋中甚至还保存着动物的胚胎,通过对这些胚胎中的完整骨骼进行研究,古生物学家们便能够鉴定出这些蛋是什么动物产的,从而确定它们的繁殖方式。

    对于粪便化石,尽管古生物学家们很难准确鉴定出原本的粪便属于哪一种动物的排泄物,但有些肉食动物的粪便中还保存了未消化完的骨骼残渣。对这些骨骼残渣进行分析,有助于推断出该肉食动物的所属类群。另外通过分析粪便化石的成分,也可了解该动物生前的食性。

    化学化石是指在岩石中发现的诸如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和蛋白质等多种生物化学物质。虽然它们未必能与特定的生物类群挂上钩,却能表明某种生物曾经存在,这对探索地球早期生命的存在问题很有启迪。类似的还有煤、石油,以及天然气。它们由死去的有机物和植物在地下分解而形成,故被人们称作“化石燃料”。它们的化学成分也能显示其生物成因。尽管大部分化石所保存的只是生物硬体的一小部分,但是在一些特殊的保存条件下,化石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得以完整保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