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14日 星期五
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和2018年全国科普日九月将开
聚焦“科学素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科普时报记者 陈 杰

    9月15日至21日,由中国科协联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科院,围绕“创新引领时代、智慧点亮生活 ”主题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将如期展开。这是每年科普界传统的“大事件”,而今年更是有9月17日至19日举办的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来为之“锦上添花”。

    本次大会以“科学素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设置“科学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素质促进可持续发展”“科学素质促进:责任与担当”“科学素质促进:创新与发展”四个分议题。大会得到了联合国有关机构和国际重要科技组织的积极响应。

    时值两大盛会举办之际,本报先来为您“敲黑板,划重点”。

    备受关注的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

    先说说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相较于同期举办且已成功举办了14年的全国科普日,这个大会似乎更吸引眼球。

    9月17日至19日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将首次在北京举行,届时将有多个相关国际组织、政府机构、科技类非政府组织以及科技传播行业组织、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商业界人士共同参与大会。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表示:“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机遇和可能的挑战,只有具有更好、更广泛的公众科学素质,人类社会才能更好地运用科学技术,分享科学技术带来的积极的、有效的结果,来造福人类、提升人类的文明和福祉。中国科协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所以这次我们把会议定位为‘消弥全球科学素质鸿沟,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上,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协在全球发起了‘科学素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议题,并得到世界很多国际组织和所在各国的大力响应和倡导。我们也期望通过与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共同努力来推动全球公民科学素质的有效提升。”

    据悉,本次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的亮点,第一是十几个论坛在这个会议同时举办,与会者介绍共同的理念、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有效的经验,分享各国在推进公众素质、促进人类文明所做的探索。

    “我们邀请了很多获得重要科学大奖包括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来参会。科学家们介绍科学,用大众接受得了、社会认同的方式让大家共同提高,这是极端重要的。同时,我们还发起了全球十几个国家参与的科学普及、科学传播作品大赛,也希望通过全球各个国家对科学普及的方法、经验和实践的探索能得到共同提高。”怀进鹏表示,本次会议是把人的科学素质的提升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结合起来。这个议题一发出就得到了37个国家、50多个组织的积极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工程师组织等几个组织也对这样的议题非常感兴趣。同时我们在交流讨论当中,以科学素质的提升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切入。

    如此大规模、高规格,本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如此的广受关注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参会的除了相关国际组织、政府机构、科技类非政府组织以及科技传播行业组织、大学、研究机构外,大量的企业和商业界人士也涌跃参与。

    “我们在关注科技问题、科技自身的科学价值和技术价值的同时,其实科技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也是非常重要的。”怀进鹏表示,以前谈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现在来自于生产实际问题的需求几乎是零转化,也就是说现实生产、社会中问题的直接解决就能够创造出有效的产业价值和经济价值。所以我们邀请高科技的产业人士参与科学普及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科学技术之于产品价值的社会接受程度和广泛传播,同时把更多的科技人员动员起来参与到社会实践和生产,通过解决经济中的问题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看来,务实也是本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的另一大特点。

    颇具特色的2018年全国科普日

    全国科普日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全国性科普活动,已成功举办了14届,今年是第15届了。

    那么,今年的全国科普日跟以往有何不同呢?

    据悉,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全国科普日全国层面系列联合行动,分为基层科普联合行动、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联合行动、校园科普联合行动、企业科普联合行动、网上科普日系列活动、科学传播专家团队行动、全国科普日学术资源科普化系列活动、全国气象科普日活动等。二是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将深度结合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分为国际专场、A 区活动、B 区活动等三部分,集成各主办单位重点活动、2018 中国国际科普作品展、科技馆之夜活动等,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重点活动圈。

    “每年全国科普日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全国齐动员,同步一起进行。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各省各市都围绕这个主题策划活动,同步开展工作。这14年来一共组织活动7万多场次,参加的公众超过14亿人次。这样大规模的、同时间搞科学活动在世界上没有,只有中国有这种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表示,科普日短短的一周,它主要的效应还是在全社会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这个意义非常重大。这些年来,9月第三周全国科普日成为了全国人民一个最盛大的科学节日。今年的活动主题确定为“创新引领时代  智慧点亮生活”,更加接地气。上半年我们就把这个主题和活动方案发到全国各地,现在汇总上来的方案,超过了18000项活动,预计参与人数将超过3亿人次。

    在提及今年全国科普日的特点时,徐延豪透露,今年全国科普日的组织动员更加全面,中国科协已动员全国的学会、全国的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学都要开展活动,都要向公众开放。同时全国各地的科普基础设施,比如,科技馆、活动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等同步开展活动;另外,今年打造的是“网上科普日”系列活动。我们进入了移动互联时代,人们学习的方式变了,参加活动的方式也变了。我们适应新变化,利用以“科普中国”为主的社群板块开展网上科普日活动。我们有20多万科普员,这些科普员都是群主,他们同步开展活动,让老百姓可以不到主会场、不出家门参加科普日活动,并且晒出他身边的科普故事。通过这些活动更好地动员基层、偏远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社区公众参加科普日活动。

    北京作为全国科普日的主场地,活动也是精彩纷呈,分别是在中国科技馆、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庆典广场举办。活动内容更丰富,增加了国际板块,有国际科普作品展。“我们还搞了‘科学之夜’活动,虽然是叫科普日,不光是白天的活动,首次开展‘科学之夜’活动。我们引入科幻元素,通过角色扮演、探秘闯关、VR体验等等给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更加喜欢、更加容易参与、更加神秘的一个科学之夜。”

    基于是此两场大活动的同期和交互性,简单的文字还很难展现这一盛事的全貌,关心和关注科普的您,还是应该去现场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