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14日 星期五
话说公民科学素质调查
□ 尹传红

    科学随想

    从1992年到2018年这26年当中,全国总计进行了10次科学素质调查。新近披露的第十次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8.47%,比2015年第九次调查的6.20%提高了2.27个百分点。

    据我观察,早前,每次调查的主要结果一披露,就会在社会上引发或大或小的诘问和议论。记得,中间有一年出来的数字不升反降,令人大跌眼镜:这些年里科普工作越来越受重视,相关投入也越来越大,怎么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公民的比例反倒走低了?

    印象较深的一次纠结,是在“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的主要结果于2010年底公布之后。它更多地源自于3.27%这个数字,而媒体紧跟其后附加的一个解读,则使之显得格外沉重: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落后发达国家20年!

    那会儿,适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刚刚走完第一个5年,前述结论让很多人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的GDP已成为世界第二,而与公民科学素养相关的那个数字却一直没能实现“赶超”呢?

    那之后不久,我还在一次探讨科普研究的会议上,听到一位热心科普创作的科学家,对我国所依凭的公民科学素养测评指标提出质疑:目前我国科技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为6%,可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不足4%。对比一下这两个数字,不是笑话吗?

    类似的问题也长期困扰着中国科协的一位老领导。他告诉笔者,他在农村了解到许多农技协的会员对他们所从事的专业技术比较熟悉,如果这部分人又具有一定的学历,那么可以认为他们在中国的农民群体里应当是具备了基本科学素质的人。然而,按照我们的测评标准,他们却难以入围。就此,这位老领导发问:难道科学的标准和实践的标准是矛盾的吗?

    一个单纯的数据,经过一些媒体“好心”而又简单地解读和发挥,就承担了太多太重的责任!已有学者指出,此中问题在于,统一尺度的测评试卷,追求计算出的只是全国最终的一个“达标率”,但这样的结果却难以起到进行分类指导和对实际工作产生激励的作用。当然,这说的是前些年时监测评估的情况,而今至少在科学性和精准性上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提及。在我国,科学素养和科学素质经常被混用。“科学素养”一词源自英文“scientific literacy”,指的是人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和科学价值观所具有基本的了解。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和对科学技术的普及所应达到效果的理解上的差异,在我国的科普工作和新闻报道中对科学素养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差异。同时,由于还存在“素质”(似乎更接近“qualification”)一词,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就更不相同。一般而言,素质包括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的因素,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态作基础,以其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的;而素养则主要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通过社会培养和自身修养获得。

    不过,在科学素质测评的语境中,科学素质和科学素养通常没有明显的差异。对比我国几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素质的概念拓宽了能力部分的内容。目前来说,在社会上“素质”一词使用得相对多一些,所以国家正式文件已统一规范地使用了“科学素质”这一称谓。如国务院于2006年2月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就采用了“科学素质”的表述方式。   (上)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