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07日 星期五
日本科幻文学中译百年
□ 姚利芬
星新一
小松左京

    在日本,科学幻想小说一般称为SF ,即英文Science Fiction(科学小说)开头字母,或者称为“空想科学小说”,日文中“空想”即中文的“幻想”。日本科幻文学糅和了推理、恐怖、侦探、轻小说诸多元素,不过于拘泥于科学性,面孔尤为多元,也因此别有一番风味——具有“泛科幻”,又称“大科幻”的特征。

    与中国一样,日本科幻创作也是在欧美作品的影响下起步的,历经近200年发展历史:从19世纪50年代幕府末期的政治虚构小说发轫,经明治时期的儒勒·凡尔纳热潮及其引发的未来小说、冒险小说热,大正时期、昭和初期的侦探小说、科学小说热,直到1970年前后,才孕育出以星新一、小松左京、筒井康隆等为代表的第一批现代科幻作家。

    日本科幻小说在中国的译介共经历了两次峰期。第一次翻译高峰在清末民初(1891-1917年),欧洲和日本的科学小说被大量译入中国,翻译的日本科幻小说计有18种 。其中有当时日本驻中国大使矢野龙溪的小说,“日本科幻小说之父”押川春浪的军事科幻题材的小说,共计11位作家的作品,这些科幻小说主要涉及未来世界、科学及发明的主题。在此时留日的中国学生迫求科学新知,致力将一些从欧美引入的日文版本的科幻小说翻译成中文,鲁迅翻译的两本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皆译自日文。

    日本古代的文学、文化发展得益于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和滋润,而近现代中国,特别是清末民初直至20世纪40年代,日本成为中国接触西方和俄苏文学、文化新思潮的一个重要中介。这批日本科幻小说与乔治·威尔斯的《时间机器》、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神秘岛》等作品随着翻译涌入,不断介入到中国科幻叙事的想象里面,烘托出一个新的想象与空间,成为诱激近代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的重要源头。

    第二次翻译浪潮自1975年,延至今日。40年来共翻译了100多种日本科幻小说。1973年,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没》甫一出版,便成为日本战后第一畅销书,掀起了一股危机意识的狂潮。该小说最早于1975年由当时外国文学译介的重要机构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内部资料引进中国,当时,《日本沉没》是控制发行量的,只印了1万册,作为“大批判”资料。叶永烈在《是是非非“灰姑娘”》中写道:“几乎像奇迹一般,在被中国人称为十年内乱的时候,在科幻小说绝迹于中国的时候,中国最著名的文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却于1975年6月翻译出版了小松左京的长篇科幻小说《日本沉没》,译者为李德纯。”迄今为止,该书共有8家出版社引进出版了不同版本。

    说到小松左京以及他给中国科幻发展带来的影响,值得一提的还有1987年由新蕾出版社译介出版的小松左京的《太古巨人在哪里》。这本小说讲到有一天,世界上所有12岁以上的人,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小孩子们不得不成长和组织起来,照顾自己和更小的婴儿。从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刘慈欣后来在《超新星纪元》创作中与这部作品尤为相近的构思。在20世纪80年代,还有一位作家星新一,他的作品也影响了很多中国读者,其作品《喂——出来》入选中学语文课本。80年代共引进22种日本科幻小说,其中星新一的作品即占9种,在80年代初“清除科幻精神污染”运动中,星新一小说几乎成了那一时期唯一不受其影响、源源不断地被引入的外国科幻作品。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电视的普及,动漫开始影响中国科幻及80后。影视、游戏与文本 “催生”的引入现象在日本科幻小说译介中是较为突出的现象。像早期的《铁臂阿童木》与《机器猫》,再到后来的“奥特曼”“高达”“攻壳机动队”系列,常常是影视、游戏动漫的引入先行,小说文本跟随译介进来,两种传播方式互为补益。

    在这一时期,热心的译介者们,诸如李德纯、李有宽、孟庆枢、陈真等人,他们的辛勤工作应该予以肯定的,其译作、介绍文字、研究文字,对我国科幻文学创作起了“诱激”作用,同时也为我国广大读者提供了丰盛而精美的精神食粮,丰富了我国读者的幻想世界和知识世界。(上)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科普创作》执行编辑)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