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20日 星期五
科技创新“尖兵”离不开科普“后勤部队”
□ 科普时报记者 唐 芳

    在学术界,郑永春是埋头科研的月球研究专家。他会分析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等传回的微波探测数据,破解月球上的热异常等待解之谜。然而,作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还有一个身份:“网红”科学家。

    “科普绝对不应该是科学研究的附庸品,科普与科研应该平起平坐。”2016年获得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分会颁布的“卡尔·萨根”奖后,郑永春“走红”了。该奖主要授予那些在公众传播方面有杰出贡献的一线科学家,作为首获此奖的中国人,他从原来默默无闻的科普写手成为“科普大V”。“我还是原来的自己,只不过‘一夜之间暴得大名’,做科普这件事的机会更多了。”

    做科普十多年来,郑永春的表达能力显著提高,从采访中他信手拈来的“金句”可见一斑:“科学端得太久了,老是高高在上,也该下来走两步了。”“科学家的魅力和价值在中国目前远远被低估了。”“娱乐化科普也是一种科普,愿意看的人更多,说一千道一万,没有人看的科普不是好科普,科普最终是要产生影响力的。”

    读研前,他还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因为我们这代人和我们之前的那些科学家,从小没有经受过系统的科学教育,没有经历过科学启蒙”。当导师让他解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国内并没有什么人在做,也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一切实验凭证据来说明的时候,他才开始理解科学是什么。

    他认为,我国科普的主要工作还停留在科学知识的普及层面,这方面做得还不错。但是,现阶段越来越需要科学家给公众‘灌输’什么是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为此,郑永春特别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不仅到中小学进行科普报告,更组织了十多位一线青年科学家参与小学《科学》教材的编写。“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培养科学家,不只是科普知识,而是要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科学家参与编写科学教材,会在这些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表示,“只要把中小学十二年的科学教育做好了,全民科学素养将提升很大一个档次,这事关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未来,实在是太重要了。”

    “除科学哲学、科技史这两大科普载体外,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的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是科普的源头。”长期的科普实践,让郑永春发现,我国科技创新的最大短板,是科研与基础教育、科研与经济发展的“两张皮”现象,这导致科技与社会的互动严重欠缺。他认为,科技事业在迅猛发展,如果公众科学素养长期跟不上来,一定会拖科技创新的后腿。

    一方面反科学、伪科学和迷信大量泛滥,导致社会不稳定;另一方面会导致生物科技、核电工程、石化项目等前沿科技难以向社会普及,付出很大的隐性社会成本和代价。只有通过科普激发全民对科技的兴趣,才能让尖端的科研成果和科技成就,在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上发挥作用、生根发芽。“科研和科普就像部队打仗,科学家是尖刀排,在前方冲锋陷阵,科普就像后方的大部队和后勤补给,如果大部队跟不上来,科技创新就像强弩之末,心有余而力不足”。

    2017年底,经过两年多的酝酿和筹备,郑永春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一些青年科技工作者,共同发起成立了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聚集科学家一起“搞事情”,主要聚焦三大领域,科普、科教、科创(科技成果转化)。“搞科研是科学家的工作职责,除此之外,每个科学家都应该有一个社会责任:让科学在社会上生根发芽,让更多的人喜欢科学、感受科学的乐趣,这就是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他倡导一种科学精神:用证据来说话。科学是没有权威的,言必有据,至于是谁说的并不重要。相反,不靠证据,盲从权威,就会阻碍科学进步。同时,科学上的各种理论、假说,很多并不是绝对正确的,不过是哪个理论有更多的证据支持罢了。比如月球诞生有四种假说,学术界目前倾向于大碰撞学说。

    “科学绝对不等于正确,科学家说的话也不等于绝对正确,科学是随时可以被推翻的理论!为什么没推翻?只是证据还没找到或还不够充分。如果有定论了,那就成为知识了。”郑永春认为,科学最大的好处,在于不断地质疑、推翻、改进,这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什么样的科普才是好科普?“时代变化很快,科技进步很快,科普的方式方法也要快速进步。以往那种自以为是、高高在上,关起门灌输式的科普,板起脸说教式的科普,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求。”郑永春认为,好的科普应该是一种双向交流。随着乐于分享年轻人成为社会的主流,全社会越来越崇尚平等对话,再也不喜欢被说教。“为什么我愿意跟你来讲科普,因为我觉得这事特有意思,我也希望你能对它感兴趣。”郑永春的科普对象,小到幼儿园的小朋友,大到年近九旬的科技工作者。面对不同的受众,郑永春始终坚持科普要深入浅出,最终让大家感兴趣、有收获,启发思考。他说,做科普,最重要的是打开一扇窗,告诉你窗外的世界很大,很有趣,剩下的事,你应该自己去探索。

    “好的科普,可以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方法和角度,能改变人的‘三观’,甚至改变很多人的人生道路”。根据他的观察,目前我国的全民科学素养整体还很低,各地区的公民科学素养差距很大,发展也极不平衡。尽快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培育科技创新的沃土,是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的重要需求,也是当前国家之急需。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机会接触科学,就缺科普的“一把火”,科普要做的,其实是点燃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启迪思维,启发思考,尤其是青少年。直到今天,他仍然很难确定,做科普这件事对他的个人发展是好是坏,但他说,“我觉得科普这件事特别重要,总需要有人去做,也值得我用最大努力尽力去做”。

    科普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科普”,是作科普报告、写科普书或科普文章。广义的“科普”,是促进科学与社会的深度融合。郑永春提出和倡导“科学+”的概念:“科学可以加教育、文化、艺术、历史、哲学、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小小一张互联网,就可以对社会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科学+’应该比‘互联网+’的影响更深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