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20日 星期五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赵致真主创的系列电视片《科技与奥运》在央视体育频道播出,文字稿由高教出版社收进《大众力学丛书》中。整整10年过去了。今天湖北科技出版社编纂《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系列》,郑重遴选和重新出版了《科技与奥运》。一卷在手,展读再三,心中生出种种思索,也涌起良多感慨。
说说 “文科生能不能做科普”
□ 苏高鹏

    盘点2008年出版的“迎奥运”图书,约有1000多种。随着时过境迁,大多都沉埋不彰了。赵致真在当年的《后记》中曾写道:“希望这本书不是应景的‘易碎品’,而能有长一些的生命力”。今天的再版证实了赵致真当年的清醒和自信。“北京奥运会已经成为历史,但体育运动中的科技原理和力学规则却永远不会过时”。何况这本书深厚的语言功力和宽广的人文情怀,更增添了它和岁月抗衡的能力。

    新版《科技与奥运》,并不是10年前的原封复制,而恰恰体现了今天鲜明的时代特色。通过简单的扫取二维码,便能“一码归一码”,清晰流畅播放35集电视片的中英文版视频。“书中自有电视机,书中自有机顶盒,书中自有播放器”,赵致真在《前言》中说,“《科技与奥运》当年完成后。只能视频出光碟,文稿印图书,分道扬镳,难以聚首。今天却能同时收进纸媒中,可谓一炉共冶,两全其美了,这是数码时代的恩赐”。关于互联网时代纸质图书会不会消亡的讨论,已经旷日持久并迄无定论。新版《科技与奥运》雄辩证明,互联网+能够赋予纸质媒体许多全新功能,在保持自己传统优势的同时,通过“混血”改造“平面基因”,嬗变出更具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新形态。

    赵致真的《前言》还正面触及了一个科普界常年以来各持己见的话题,“文科生能不能做科普”。赵致真应该算“中文系出身”,《科技与奥运》却每篇都在讲述体育运动的重心、力矩、惯量、守恒、摩擦、碰撞、形变、压差等,是不折不扣的“硬科普”。赵致真自己表示。“其实我一向对‘文科出身’和‘理科出身’心存疑虑。二十来岁年纪,读了四五年大学(在我的时代,不少人进校便遇到‘文革’),怎能从此贴上一成不变的‘出身成分’标签?人的学习是终身的,知识构建和事业重心也可以不断改变,这是个值得讨论的话题”。他显然欲言又止,本文也不打算展开。但《科技与奥运》个案对于“文科生不能做科普”的命题,应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伪。在媒体从事科学写作的“文科生”们,至少可以减轻点“自卑心理”和“出身包袱”了。

    最令人感动和促使本文动笔的原因,是看了北京大学著名物理教授武际可和上海大学著名物理教授戴世强写的《序言》,二位老师都先后担任中国力学会副会长,2008年他们策划在高教出版社编纂一套《大众力学丛书》,作者是“一批颇有学术造诣的资深力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然而却破格看中赵致真的《科技与奥运》,并且列为《大众力学丛书》第一本出版。还写了热情洋溢的推荐文章,武际可老师说“他不仅对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很熟悉,而且在运用它们解释体育运动中常见的力学现象方面表现的游刃有余”。戴世强老师特别写道,“听说此书作者毕业于中文系,因此,更以审慎的眼光关注书稿中涉及的科学内容,特别是关于力学的叙述。令人拍案惊奇的是,从这一角度看来,全书几乎无懈可击。可见作者的科学底子不薄,也可见他长期从事科普工作的功力”。

    我想两位教授如果拿放大镜认真挑毛病,希望“彰人之失显己之明”,大概总会找到一些瑕疵的。而他们却“见善若惊”,以极大的热情欢迎一个力学“部落”和“圈子”之外素不相识的“文科生”到《大众力学丛书》平起平坐。丝毫没有觉得“侮辱了名校名师的智商”。可见越是资深望重的大家,越不会忌惮“异姓陌路”到自己的“领地”造访,而乐于举贤荐能,因多了一个同道而由衷高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