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20日 星期五
《科技与奥运》再版前言
□ 赵致真
赵致真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百年梦圆、举国同欢的一大盛事。我们制作了35集电视片《科技与奥运》,在央视体育频道播出后迭获奖誉,我还被评为“全国科技奥运先进个人”。由此想到科普工作也需要敏锐地抓住重大机遇。古人云,“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确是至理名言。

    但随着时过境迁,大量迎接奥运的宣传品会沉埋在卷帙浩瀚的信息海洋中,难以再有出头之日。我在创作《科技与奥运》时便保持高度清醒,决不能写成一部应景的“易碎品”,而应该赋予它更长久的生命力。这些年,不断有人将《科技与奥运》当作体育教学和训练的辅助材料。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广州市科协曾打算请我当科学顾问,相关媒体的报道中,也不乏对《科技与奥运》的参考和引用。让我倍感喜悦和欣慰。北京奥运会已成为历史,但体育运动中的基本科技原理和力学规则却永远不会过时。

    最让我深感荣耀又倍觉惶恐的待遇,是《科技与奥运》的文字稿《奥运中的科技之光》列入中国力学会《大众力学丛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刊行。编委们都是名牌大学领衔的理工科教授。《总序》中写道“这套丛书的作者是一批颇有学术造诣的资深力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而我连大学理工科都没有读过,怎敢在《丛书》中和名校名师们平起平坐?记得当年曾写过一首诗,“吹竽处士常汗下,观海河伯总心倾”,便是真实的心境。而《科技与奥运》作为“硬科普”,能得到中国物理界“学术共同体”的接纳和认可,则是对我这个“文科出身”的科普作家最大的奖赏。

    其实我一向对“文科出身”和“理科出身”心存疑虑。二十来岁年纪,读了四、五年大学(在我的时代,不少人进校便遇到文革),怎能从此贴上一成不变的“出身成分”标签?人的学习是终身的,知识构建和事业重心也可以不断改变,这是个值得讨论的话题。美国著名科学记者和作家瓦尔特·沙利文在耶鲁大学主修英国历史,并研究音乐,但笔下的题材却覆盖了众多科学领域,获得了几乎所有的美国科学写作奖项。美国地球物理协会还专门设立了沙利文奖。可见“文科出身”的科学记者和科普作家也能大有建树。

    感谢湖北科技出版社重新出版《科技与奥运》,并收进《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北京奥运会以来,体育科学有了不少新发展,我却宁愿保持书的原貌而不做修订。但增加了扫二维码看视频,则是一个最重大的升级。《科技与奥运》当年完成后,只能视频出光碟,文稿印图书,分道扬镳,难以聚首。今天却能同时收进纸媒中,可谓一炉共冶,两全其美了。这是数码时代的恩赐。

    《科技与奥运》英语版还曾在央视英语频道播出,这次也一并收入,对增加这本书的信息量和性价比,相信并非无的放矢和多余之举。

京ICP备06005116